创新创业系列报道(一):川师大学子谈创业
编者按:目前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国家、政府及学校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我校也涌现出了许多为梦想拼搏的大学生创业团体,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也在这里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为此,新闻中心特别推出了创新创业系列人物报道,希望能够透过他们的故事,折射出我校师生在创新创业工作中 的 澎湃激情 和 不懈努力,同时也为更多希望加入到创新创业这股时代潮流中来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前人的经验和帮助。
年轻就要争取
“JU寄手”是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入驻项目,是来自计算机科学学院大三的周浩和他的团队共同创立的一个关于帮助大学生收发快递、邮寄包裹和毕业档案寄存的创业项目。
提起创业想法,周浩表示,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想挣点零花钱,另一方面,他发现这是一个商机。周浩说,由于网络购物的盛行,经常看到周围同学因为买到不合适的东西通过快递来退换货,而校内快递的寄件费比外面高很多。因此他设想是否可以联系外面的快递公司越过学校这一环节直接邮寄,这样既为同学省钱,自己也能获利。同时,由于很多同学因为课业繁忙,无暇在当天拿到快递,因此他们也进行快递的代取代收服务。
图为ju寄手的团队成员
周浩说,创业带给他的最大收获并不是盈利,而是让他通过创业获得了很多经验。周浩告诉记者,实践后才发现创业没有一蹴而就的。虽然他们的项目规模很小,但依然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创业带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争取、要主动、不言弃。没有资金,就申请相关政策资助,没有经验,就去向老师学长请教。此外,创业给他的另一个收获是团队合作意识。“要想干成事儿,就得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只有劲儿往一处使,才有成功的可能。”周浩说,他现在还记得创业之初,大家因为一个策划方案经常讨论到大半夜的情形。
周浩提到,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也享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和帮助。目前,学校创新创业俱乐部办公地点的装修工作已近收尾,“JU寄手”也得到了一块办公区域,只待入驻,对此他非常感谢学校。
团队给我力量
如何让四年大学时光不被辜负?史丰碧、刘文和杨秋静这三位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创业。正是有了这样想法,才有了“万校房线”这样一个整合全国大学周边房源、为师生提供便捷住宿的全国高校周边住宿搜索平台。
关于“万校房线”这个想法,刘文称,这是三人头脑风暴的结果,是谈出来的创意。刘文说道:“我们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学校周围有很多小旅馆老板经常拿着牌子拉客,这种不正规的形式一方面让同学们觉得不安全,另一方面也非常尴尬,因此我们就想到可不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的方式来完成这样一个租房的过程,这样既符合现在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又可以避免尴尬”。
图为“万校房线”创业团队
对于这三个还没有完全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这份事业不仅是创出来的,更是闯出来的。在谈到创业心得的时候,杨秋静认为团队是最重要的:“无疑的,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是我一个人一定走不下去,但是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当我想要放弃时,我的伙伴会推着我往前。在这条路上,我们三人一直是风雨同行。虽然在创业的过程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团队的协作和努力,一定都能克服”。
为了使这个项目更加成熟,三人带着自己的创意参加了彩学网“我是梦想创业家”大学生创业大赛和“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且分获一等奖和银奖,骄人的成绩为这个刚刚起步不久的项目获得了2万元的创业基金。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三人得到了学校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目前,“万校房线”正在申请入驻学校创业创新俱乐部,并且已经通过初审。同时,他们还决定通过微信平台来进行项目的推广。三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根据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走得踏实,才能走得更远。
梦想如花绽放
“秋实花卉”种植园是我校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又一孵化成果,是一个利用成龙校区秋实山的部分闲置土地进行花卉栽培,再面向全校师生及各大花卉批发市场出售的创业项目。该项目由来自2013级生命科学学院园艺专业的张雨寒和她的团队共同创立并经营。
秋实花卉团队
最初张雨寒是没有创业想法的,是学院老师希望她能够尝试带领这个项目,考虑到项目本身与自己的专业高度相关,且在这样一个难找工作的大背景下,创业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张雨寒说,自己经营一个小天地,每天虽然辛苦但却充实,当看到自己用心孵化的项目成长,也会有幸福感,这便是她简单的创业初衷。
秋实花卉培训基地
今年四月,项目正式诞生,张雨寒与其他主创每天的生活重心移到了这个刚刚孵化的项目上,上课之余,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创业的事,项目策划、市场调查、花卉栽培、团队合作都在磨合中逐渐成熟。张雨寒觉得,创业带给她最大的体会便是想象容易实施难,任何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拿这个项目来讲,之前会以为很简单,就是种种花然后卖出去就行,现在才知道这其中包含了很多问题,如土地质量,不同的土地适合不同的植物,还有团队成员间的协调,产品的销售渠道等,这些都是很消耗脑细胞的问题。张雨寒坦言,通过这次创业,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并且在协调团队、应变突发问题上有了很大的锻炼。
张雨寒表示,在创业过程中学校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免费向他们提供土地,并且当团队在栽培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隔壁生命科学学院种植园老师向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