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发两篇报道点赞绿色四川

30.05.2018  16:01

  5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两篇报道聚焦四川绿色发展,点赞四川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现转载如下:

  《人民日报》5月30日06版截图。

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四川 铺就绿色生态民生画卷

  “这是成都首个地下污水处理厂,用地面积减少近2/3,污水处理时间却大大缩短。”走进成都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座景观式公园映入眼帘:汩汩清泉从地下涌出,潺潺流水梯次流过碧绿的生态草塘。据承建该厂的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流程全在地下完成,地面则是集环保科普、休闲休憩于一体的活水公园。污水处理后尾水全部回用,不仅能控制水污染,还能每天提供10万吨高品质再生水。

  生态发展关系人民福祉。近年来,四川把生态绿色发展作为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以绿色为底色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加大治理力度

  生态意识深入民心

  “现在每逢大雨,山上流下来的水没那么多泥沙了。”望着满山绿油油的茶垄,青川县石坝乡党委书记刘祥君感慨地说。

  石坝乡三江村地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逢夏季,极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16年,石坝乡在三江村实施生态治理,栽植了1000亩茶叶。茶树根系发达,能很好地凝沙固土保水,当地气候也适合茶叶生长。从此,当地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好的生态是民生发展的前提,四川各地紧盯问题,铁腕治污。全省88座非法码头全部停止经营,非法采砂全面有效遏制。集中整治沿沱江磷石膏堆场的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关停一批、搬迁一批、转型一批、入园一批等措施,整治3.5万余家。关闭或搬迁养殖场及养殖小区1.3万家,将21万家养殖场纳入监管。实施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集中开工683个污染防治重大项目,总投资1200多亿元。

  作为中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绵竹市有11座磷石膏堆场。绵竹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磷石膏堆场整治实行领导挂牌督导,2017年12月,磷石膏堆场企业聘请专家对8个2017年完成整治工作的磷石膏堆场开展了自行验收,8个堆场均通过专家验收。

  行走在眉山市丹棱县的乡村里,家家户户房漂亮、院整洁,村村水清亮、路通畅。这样一幅美丽的农村图景,得益于近年来丹棱县探索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新模式。当地打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域界线,根据农户分布,按照“方便农民、大小适宜”的原则,统一布局、修建联户池、联组池、村收集站三级垃圾收集设施。

  天刚蒙蒙亮,茂县凤仪镇茶山村67岁的村民余家华和村民志愿者背上平均30多斤重的行囊,朝着九鼎山山顶方向进发……2004年,当地村民和环保志愿者联合成立了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旨的“茂县九鼎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10多年来,协会已义务植树500多亩、人工种草1000余亩。2012年,协会获得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等单位颁发的“中国野生生物卫士行动”杰出卫士奖。

  贴近民生需求

  生态与增收齐头并进

  初夏甘孜,绿意盎然,美景如画,静静的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缓缓流过……

  近年来,甘孜州根据地域多处在高山峡谷之间的现状,因地制宜,以山为“”,以水为“”,“山种树、路种花、河变湖”的思路,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我种了10多亩羊肚菌,非常畅销,收入20多万元。”丹巴县半扇门乡喇嘛寺二村村民袁强告诉记者。甘孜在高原山腰地带全力推进经济林木种植,大力发展干果、特色水果、林下产品等。在山下气候适宜的河谷地带,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9万亩,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0.8万亩,粮食生产连续9年丰收。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通过生态修复,魅力羌城让老百姓真正过上靠山吃山、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日子。2017年,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北川接待游客635.07万人次,同比增长26.87%;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1.71亿元,同比增长27.0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51元,全县整体顺利脱贫。

  “以前网箱附近的湖水都是黑色的,到了夏天枯水期,闻者无不掩鼻……”青川县幸福村村委会主任沈连学回忆:大量网箱养鱼让白龙湖水质迅速恶化。2014年,为恢复白龙湖生态,青川坚决取缔网箱养鱼,2015年9月,全县网箱全部拆除,转而利用湖区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着力把环白龙湖示范带建设成为融园区商品性、观光娱乐性、文化性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

  如今,当地生态与增收齐头并进:白龙江出境断面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一类标准。30多户农户开起了农家乐,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也从外出务工转向经营农家乐、垂钓服务等。

  着眼精准扶贫

  好生态成致富新门路

  “在平武,生态扶贫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5月16日,阿里巴巴生态扶贫交流会在四川平武县举行,交流会上,平武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骏说,平武将作为生态扶贫实验的首个试点县与阿里巴巴进行合作,通过在保护地周边实施生态产品营销和产业技术系统化培训,用生态的方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生态好,种出的水果品质也好。”走进九寨沟县双河乡草坪村,村民宛桃云正在地里劳作。他家房前的果园里密密麻麻地挂着毛茸茸的猕猴桃……

  草坪村地处高半山,村民们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为生,仅够维持一家人生活。宛桃云今年55岁,家里有8口人,老伴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没想到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还适合猕猴桃的生长。”看着挂满果实的猕猴桃园,宛桃云乐得合不拢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前年种下的3亩猕猴桃全部成功挂果,丰产期每亩收入近两万元。

  在小金县新格乡元营村,当地村民在果树下种植草莓。“草莓卖完了,大樱桃、苹果等特色水果又将陆续上市。”元营村第一家种植草莓的村民邹復兵尝到了甜头。在邹復兵带领下,种植草莓成为元营村村民脱掉“穷帽”的新门路,如今草莓种植户一年能有上万元的收入。

  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通江县是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达62.5%,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被誉为“天然氧吧”。“贫困户争当护林员,既管护了全县森林资源,又拓宽了贫困人口脱贫的路径,可谓一举两得。”通江县林业站站长杨鹃说,通江县在15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聘1204名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发放劳务补贴5000元。通过实行“县建、乡聘、站管、村用”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乡镇的管理机制,逐年让全县3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生态护林脱贫一批”的政策红利,共护绿水青山。(记者刘裕国、张文、宋豪新)

  《人民日报》5月30日09版截图。

九寨沟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

风景更在山水外

  到过九寨沟的游客也许疑惑:这处掩迹于深山的美景是如何被发现的?说来有趣:上世纪60年代,一支伐木队伍开进九寨沟,却被这世外桃源吸引——在这人迹罕至的高原,竟有上百处湖泊和瀑布交错。伐木还是保护?人们选择了后者。禁伐令发布,九寨沟的秀美从此名扬天下。

  来到四川九寨沟县,才发现这里最美的不只是山水,还有在这山水掩映下人们幸福的笑脸。“九寨山水好,蜂蜜差不了!”九寨沟县保华乡三合村村民黄树平谋划的“广告词”打的正是九寨沟的招牌。去年靠饲养中蜂,老黄一家年收入超过6万元。

  靠山吃山,依托景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量,九寨沟县的特色农产品一直不愁销路。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的九寨沟蜂蜜,年产量达60多吨,蜂农遍布全县所有乡镇。

  绿色农业引领,网络平台搭桥。去年,安乐乡上双河村村民陶贵平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干香菇3000斤,销售额达15万元。“九寨沟名声在外,网店开一家火一家!”陶贵平表示,由于生态环境好,种出的农产品品质自然没得说,在网上受欢迎。

  目前,九寨沟县已完成四川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建设,建成5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21个村级服务点,同时开设或加入了8个第三方电商平台特产馆,县内整合5家快递物流开展到村配送。今年2月至今,全县的牛肉干、香菇、青稞酒等农副产品网销额达577万元。

  走进永乐镇和平一村的“九寨人家”农家乐,院内鲜花盛开,绿树成荫,30多间客房装修得古色古香。该农家乐由村民李建林2008年开办,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我们能住在这里真是太幸运了。”谈起自己的创业史,李建林满脸自豪。这些年,乡村旅游形势喜人,九寨沟县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去年旅游总收入达60.68亿元。

  去年环保部公布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九寨沟县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单位。在地震恢复重建中,该县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组”,调集环保、规划等领域专家对重建项目逐一进行生态评估。“九寨沟县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对‘两山’理论的实践印证。”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表示,守好九寨沟的山水,就是守住了群众的金饭碗。(记者 张文)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