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精准脱贫|凉山3136人“出山”打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凉山已有3136名求职者与佛山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直击·看“变”
4月17日,离开老家一个月后,凉山青年康康已是广东佛山一家工厂的技能实习工。再过几天,他将成为正式工人,新生活的大门正向他敞开。
在凉山州,像康康一样选择走出大山到佛山就业脱贫的青年还有很多。近年来,凉山州与佛山市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凉山驻佛山农民工工作服务站,探索劳务输出“前方延伸管理、后方亲情服务”管理模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到佛山就业。
如今,通过两地搭建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凉山已有3136名求职者与佛山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出山”打工凉山青年受欢迎
康康的家在凉山州木里县博窝乡坑古村,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因为贫穷,他没上过学,一家四口挤在石头房子里。10年前,康康只身一人到成都打工,在打工中学会了常用汉字。
去年,康康一家享受到精准扶贫政策,他拿出自己打工的积蓄,又借了1万多元建起新房。尝到外出务工的甜头,在就业扶贫工作组前来宣讲时,康康第一个报了名。去佛山务工,路费、住宿费和培训费全包,“技能培训后,就可以拿证,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听到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相关人员如此介绍,康康的顾虑完全打消了。
凉山青年憧憬打工脱贫,佛山企业也对这些新生力量满怀期待。
春节后,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迎来用工高峰,“我们今年扩大生产,用工缺口超过1000人。”麦荣华是公司行政副总经理,他找到企业所在的佛山市高明区人社局,与凉山驻佛山农民工工作服务站取得联系,亲自到凉山招工。
3月15日,康康和25名木里老乡坐上直达佛山的大巴车。麦荣华说,虽然这次来的人不多,但是建立起了劳务输出的通道。
到佛山后,康康和老乡们被安排接受统一培训,随后进入车间实习。生产部经理张士猛认为,这些凉山青年干劲十足,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程度,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我们对这些凉山青年充满信心。”
打工脱贫学好技能带富家庭
康康对自己也有信心。培训实习期一个月,工资3000元,转正后预计将达5000元左右。他掰着指头算,如果自己干得好,不出两年就能还上家里的借款。他还有一个心愿,希望多攒点钱回家娶媳妇。
4月1日,又有近百名凉山青年前往佛山,他们中的90%来自贫困家庭。载他们去佛山的大巴车上写着两行大字“学会一个技能,带富一个家庭”“就业扶贫瓦几瓦(彝语:好得很),佛山凉山是一家”。这正是更多的“康康”寄望于打工脱贫的真实写照。
去年,凉山州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7.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24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07.49亿元,增长10.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7.3亿元。目前,全州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4716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3%。
观察·论“质”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王卓:
就业扶贫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通行做法。对于农村贫困劳动力,政府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和技能扶贫,就业创业已成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长远脱贫的重要措施。佛山和凉山的探索虽刚开始,但已显现曙光,凉山青年一人就业,就有望带动全家脱贫。
值得关注的是,在就业过程中,虽然政府和企业都做了大量培训工作,技能和素质短板仍成为用工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提升培训的精准性,完善财政、金融、教育培训等就业扶贫政策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形成各种资源投入到就业扶贫工作中的合力;另一方面,必须久久为功,狠抓落实义务教育,从源头上提升贫困地区青年的文化素质水平。
行动·谈“谋”
省就业局副局长高峻:今年,全省就业扶贫的目标是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以上,确保今年计划脱贫的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参加一次职业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为解决技能短板,上半年省就业局在昭觉县、布拖县开展分类实施就业培训试点,重点针对彝区藏区贫困劳动力有外出意愿但缺就业技能的现状,采取语言培训、适应性培训、“送培训下乡”和举办跨市(州)“扶贫专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确保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应训尽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东西协作就业扶贫方式也将在省内复制和落地,将组织成都、德阳、绵阳等市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开展就业结对帮扶。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招聘会等,转移贫困群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