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全面推“一线工作法” 干部带被褥走到百姓家门口

24.11.2013  10:36

    11月14日,大凉山东北部美姑高山上的彝家山寨已感寒冷。这天晚上,采红乡竹局村2组立立依铁家的火塘边却很热闹,十多个村民代表又和驻村干部坐在一起聊开了。

    “人畜饮水管道怎么先安2组的呢?我们5组在山上,饮水更困难,应该先解决我们的!”火塘边,5组村民阿古格夫表达不满。

    “我们现在搞规模化养猪,比你们更需要接通水管!”2组的养殖大户曲比金龙不服气地争辩。

    火塘边坐着美姑县环保局驻村干部瓦西杨夫。披着“查尔瓦”(彝族特色的羊毛毡)的他说:“大家别急,我已经给局里反映了,128户的饮水问题今年全部要解决,放心!

    干部自带行李被褥,自缴生活费用,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社区村落,与群众坐在一起交流,扛起锄头同劳动,以掌握社情民意,让“思路在一线形成”。这是凉山州“一线工作法”的一部分。

    凉山地域差异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凉山全面推行以“思路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典型在一线培树、业绩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让干部走出办公室,到百姓家门口,化解矛盾、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今年1月以来,全县共有3223名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驻村1周访民情,帮扶1户贫困户。”美姑县委组织部部长沙德康说,“大家用做实事的方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用话家常的方式收集群众建议。

    凉山还专门成立安宁河谷、大凉山、木里县3个工作组展开专题调研,用万名干部大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方式为凉山全面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会诊把脉”,不断优化和完善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

    发展在一线推动,业绩也要在一线检验。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一直比较贫穷,靠传统农业畜牧业始终发展不起来。村里开办起彝族刺绣培训班,“要把乡村旅游搞起来,刺绣班是在为打造旅游产品做准备。”村支书冯五惹告诉记者,“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准备发展旅游,刺绣产品就是旅游链条上的一环,还有好几家已经在筹备开农家乐了。

    “推行‘一线工作法’,标准由群众制定,工作由群众监督,业绩由群众评判,倒逼干部比工作、赛作风、争一流,干出让群众满意的实绩。”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冯斌说。记者 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