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管控收紧,即将面临涨价和短缺吗?

11.12.2020  11:33

  原标题:冷链食品管控收紧,即将面临涨价和短缺吗?

  今年6月开始,国内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并造成了海外疫情的输入和传播。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家和各地方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的要求不断升级,让不少冷链食品的进口商感受到了压力。

  “每个流通环节都卡得厉害,”北京的冷冻食品进口商张临(化名)对《财经》记者说,“很多冷库都不让出库,一些地区和工厂也不让进口货过去。

  核酸检测、消毒等环节大大延长了进口冷链食品的运输时间。冷冻肉类因为可保存的时间长,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像进口水果等易腐烂的产品,如果长期滞留在仓库,就会直接过期,让进口商血本无归。此外,核酸检测费、滞港费、冷库存放费等费用也直接增加了进口商的成本。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为33万吨,环比下降13.16%,是今年除1、2月份以外进口量最低的一个月。10月的禽肉、牛肉进口量同样环比下跌,仅羊肉进口量环比增长。

  “这种情况非常反常,”国内大型冻品和水产进口服务平台优合集团的海外事务部负责人、优顶特研究院院长杨彬彬对《财经》记者说。按照过去的经验,年底消费需求比较多,往年9、10、11、12这四个月的进口肉类数量都会上涨。

  杨彬彬认为,造成进口肉类数量下降的原因,一是国家的管控收紧,二是进口商对市场的预期不太乐观。

  流通受阻

  进口冷链食品一般是从海外产地通过集装箱送达国内的海港,存放至海关指定的冷库。海关查验完毕后,进口商统一将货品从口岸城市拉到位于其他地区的冷库,然后开始向下游分销,通过各级批发市场最终到达零售终端。除此之外,也有部分货品清关后直接被拉到加工厂进行加工,做成半成品或者成品后向下游出售。

  11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装载运输工具、产品内外包装的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规定,在口岸环节,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货物,按规定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海关部门组织指导督促查验场地经营者或进口企业,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消毒完成后,消毒单位出具该批货物已经消毒的证明。未在口岸环节消毒的进口冷链食品按规定放行后,在后续环节予以消毒。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进口冷链食品需要由进口商拉到下一个城市的存储点,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毒。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经常受阻。

  进入12月,各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消息依旧层出不穷。12月5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在某农贸市场检测出一份从印度进口的冷冻带鱼外包装呈阳性,山东省巨野县一企业12月4日进口的一批阿根廷冷冻牛肉,入库前抽检发现3个批次冷冻牛肉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各省市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管理可谓是“严防死守”,从货运汽车到冷库再到商超,管理都非常严格。货物运出口岸城市后,下游的城市一般都会要求进口商提供“四证”,即通关证、检验检疫证明文件、核酸检测报告和消杀证明。有了这“四证”,货品才能进入下游城市的冷库。

  但问题是,进口商运输的货品不可能在两省交界处或者公路收费站接受核酸检测和进行消毒,事实上这一步还是需要在口岸城市完成。而口岸城市无法消化数量巨大的货品核酸检测与消毒需求。“口岸根本做不过来,货太多了,”另一位公司总部在深圳的进口商林阳(化名)说,“这就导致有大量货品堵在口岸无法运出,目前天津和上海都有这个情况。

  滞留港口产生的滞港费,延期归还集装箱的费用以及在第三方冷库存放的费用都让进口商们叫苦不迭,长期下来,还会影响他们的资金周转。

  让进口商们烦恼的,还有各地区之间标准不统一、核酸检测结果跨省不互认的问题。张临公司的一批货,从北京运到广州,虽然已经做过核酸检测,要进广州依然要接受统一的核酸检测。还有部分地区认可来自其他省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要求必须是7天内的结果,由于路途遥远,到达目的地时很容易超时,“没完没了,这样一直做核酸检测太贵了。”张临说。

  林阳告诉《财经》记者,进口商给货物做核酸检测的费用基本在几十元至100元一个点,虽然单点费用看起来不高,但一个集装箱里有上千箱货,需要取样的点很多,具体的取样数量要求各地标准不一,加起来的费用都不少。如果重复检测,对进口商而言更是不小的负担。

  零售端几个月后可能出现商品短缺

  虽然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口肉类数量下降,进口冻品流通也比疫情前少,但多名进口商表示,目前零售终端并未出现普遍涨价和缺货的情况。

  进口冷链服务商韩东(化名)告诉《财经》记者,进口冷链食品的行情涨跌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供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会受到国产替代品的价格、期货价格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此外,消费者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购买意愿下降,也会影响到进口冷链食品的价格水平。杨彬彬也表示,目前涨跌因素都有,因此还不好说。

  进口冷链食品的流通链条长,中间环节多。一批进口牛肉从口岸清关进入国内市场到最终被消费者买走,时间最快也需要两三个月,慢的话可能要一年多。杨彬彬认为,现在进口冻品的流通受阻,还没有直接影响到下游的消费端。“就像一根很长的水管一样,虽然水龙头那边断了,但中间还存了很多水,所以出水端感觉不到源头的变化。”他说。

  但他认为,如果这个情况持续下去没有明显的缓解,两三个月后,下游可能会出现商品短缺。

  “目前某些地方措施过严。采取各种防疫措施,层层加码,致使冷链食品难以顺利流通。有些地方只抓防疫、不管保供,甚至‘一刀切’,干脆禁止冷链食品入境、流通、销售,影响到当地冷链食品供应和居民生活。个别地方甚至用‘最高死刑’来震慑冷链业者。建议纠正某些地方过严的做法,保障冷链食品供应链畅通,保障民生供应。”林阳对《财经》记者说。

  11月27日,山东省菏泽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在下发的通告中称:“明知其经营产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而不采取防控措施,仍予以进口或销售,引起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好在,有助于为进口商减压的相关措施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已经建成并上线运行,该平台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可在线上排查、精准管控、现场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接入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

点击进入专题: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