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背后的“南人”

10.02.2022  19:31

  来源:环球人物

  谈及人们喜爱“冰墩墩”的原因,设计师曹雪认为,与它身上“对立又统一的美”有很大关系。

  |作者:李璐璐

  “这些天,很多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还有‘冰墩’吗,其实我自己也没有了。”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冰墩墩”设计师曹雪笑言。

  作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爆火出圈,以至于“一墩难求”——不仅其毛绒玩具被抢购一空,相关手办、徽章等产品也显示售罄。不少网友强烈要求:请尽早实现“一户一墩”“人均一墩”。

  “冰墩墩”的火爆超出了曹雪和设计团队的预期。

  “就‘冰墩墩’来说,不管是市场反应还是社会反应,都达到了文化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曹雪说,“一说到商业性,很多人觉得艺术家和设计师不应该去考虑这个,认为谈钱太俗了。其实,任何一届奥运会吉祥物,它作为亲善大使去跟全世界的人沟通,传播文化,是一定要被市场认可的,也就是俗称的‘爆款’。因为它还有商业目的,就是要靠衍生品所赚的钱,来继续支持办奥运会。这也是对体育事业的支持。

  19天,14人,50多份方案

  2018年10月,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宣讲团来到广州美术学院进行吉祥物征集宣讲,希望可以向更多的设计团队清楚地传达冬奥会对于吉祥物的要求、理念。

  这是宣讲团全国巡回宣讲的最后一站,此时距离冬奥会吉祥物征集活动截稿日期只剩下19天。

  曹雪参加了此次宣讲会,问宣讲团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广州美术学院。宣讲团告诉他,广东鲜少下雪,担心南方的孩子没见过冰雪,对广东的设计者能否设计出冰雪运动的吉祥物有过疑虑。

  这一下子激起了曹雪骨子里不服输的一面。他对宣讲团说:不用担心,也许南方的孩子确实没有见过冰雪,但正因为这样,他们可能对冰雪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曹雪当即决定组建一个设计班子。“团队中有包括我和刘平云在内的7名教师、7名研究生,我们分别来自不同专业,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担任‘军师’、为设计方案挑错的钱磊,身为唯一一名男学生而承担起送稿职责的何格……

  ·曹雪(右三)和团队成员在工作室。

  截稿时间近在眼前,宣讲会后的第二天,曹雪团队就召开了第一次创作会议。十几个人经过连续奋战,拿出了50多份方案,曹雪挑选了其中16幅作品,送到了北京。

  随后是漫长而焦急的等待。2019年除夕前夕,曹雪接到通知,他们报送的作品有三幅入围。

  其中一幅入围作品是《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北方的小吃,它有一种接地气的文化属性,关键是它身上的那层冰壳、糖衣,跟冬奥的冰雪运动关联上了。”曹雪说,另两幅入围作品分别是穿着漂亮衣服的鞭炮和二踢脚组合,方形和圆形冰块的组合。

  作品入围对设计师来说,是极大的鼓舞。然而,这只是创作之路的开端。

  “画一只与众不同的大熊猫

  接到入围通知的第二天,曹雪就赶到北京参加研讨会。

  三幅入围作品中,《冰糖葫芦》的创意广受好评,但它只是一种小吃,不足以代表大国形象,北京冬奥组委修改专家组建议曹雪团队对《冰糖葫芦》方案进行修改。

  曹雪带着团队开始工作,并在2019年元宵节前一天,交出了第二份修改方案。修改专家组这次给出的修改意见是保留冰壳创意,尝试围绕其他珍稀或特色物品展开设计。

  设计团队进行了多次尝试,将冰壳里的形象改为元宵、饺子、麋鹿、老虎、兔子……各种创意不断被提出又被推翻,团队甚至为设计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工作室的空气越来越凝固。“我就像一个润滑剂一样,一直在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帮助大家坚持下来。”曹雪说。

  同年3月,修改专家组建议更加突出动物特征,进一步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并提出吉祥物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的建议,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立体化的深化修改方向。最终,曹雪团队选定了国宝大熊猫。

  ·“冰墩墩”形象设计手稿。

  “冬奥会的吉祥物要向世界传递出‘我是谁’的信号,只有大熊猫可以做到。因为它是中国独有的,是我们的国宝,是被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曹雪说。

  然而,用大熊猫作吉祥物过于司空见惯,设计一只与众不同的“大熊猫”成了摆在团队面前最大的考验。

  “吉祥物的使命就是传递吉祥,承载和传播爱,所以在设计‘冰墩墩’的时候,我希望能够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感觉。”曹雪说。

  为了让大熊猫形象看起来更贴切讨喜,团队成员专门飞到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这次实地观察的收获很大,我们团队发现幼年大熊猫走起路来呈内八字,头身比也和成年大熊猫不同,显得更加呆萌可爱。大熊猫的尾巴也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黑色,而是白色的。于是,我们以幼年大熊猫形象为基础进行了完善。

  受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影响,团队又在大熊猫头部设计了五环颜色的“冰丝带”环绕,形象酷似身穿科技外衣的航天员,其寓意为“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设计“牢牢瞄准9岁孩子

  曹雪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设计师分分钟要想到,这个设计项目是为谁所做的设计。“我得知任何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目标消费者都是9岁左右的孩子。所以,‘冰墩墩’从一开始设计到最后一笔完成,都是牢牢瞄准9岁孩子的。

  巧的是,曹雪的小儿子当时正值9岁,儿子的喜好成了一个判断依据。“我们的设计工作都是保密的,我儿子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把他带到工作室,让他看电脑里面的设计图像,有的‘冰墩墩’高一点儿、有的矮一点儿,有的大熊猫有冰壳的、有的没冰壳……我们还设计了一个雪大熊猫,放在一起,让他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结果,他一下就选中了带冰壳的大熊猫。

  “冰墩墩”基本模型确定下来后,设计团队又在国内和瑞士做了两次查重,确定无误之后,带冰壳的大熊猫设计方案上报给了北京冬奥组委。

  2019年7月,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一个体育馆举办了盲评活动,邀请来240名小学生,为现场展出的包括“冰墩墩”在内的卡通形象投票。最终,“冰墩墩”获得了230票。

  至此,历时10个月,修改了1000多次,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冰墩墩”形象,从来自35个国家的近6000幅作品中脱颖而出。

  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在北京首钢冰球馆正式发布,正式宣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为“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消息宣布时,曹雪喜悦振奋的心情不言而喻。“当时我只觉得脑袋里‘嘣’的一声,眼前就像落下了雪幕般白茫茫一片,感觉非常不真实,像是在做梦一样,一时没反应过来。紧接着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吉祥物发布仪式上表示,看到吉祥物的第一感觉是“选得太棒了”。他对曹雪说:“北京冬奥吉祥物集中国与中国人民的精华和特色于一身,一定会成为中国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杰出大使。

  回顾创作之路,曹雪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艰辛的感慨。“我们就像战士去攻下一个又一个山头,登顶之后,回望脚下的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值得铭记的事。

  “手捧‘冰墩墩’就像捧着一份温暖

  谈及人们喜爱“冰墩墩”的原因,曹雪认为,与它身上“对立又统一的美”有很大关系。

  在设计“冰墩墩”时,他将设计的重心放在了视觉审美和触感上。“我们选用了‘冰糖葫芦’的冰晶外壳,冰外壳是‘冰墩墩’设计的灵魂,冰壳象征了冬奥会和冰雪运动,而冰壳下面是毛茸茸的公仔大熊猫,这种对立又统一的美,一下子就击中了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手捧‘冰墩墩’就像捧着一份温暖。

  曹雪对设计有自己的见解:“‘设计’干的事情就是四两拨千斤。汉字的‘设计’二字很精妙,它是言字旁,而不是提手旁的‘技’。‘言’代表着观点和表达,要妙,要巧思。”

  ·在冬奥会上获奖的运动员会得到金边“冰墩墩”。

  冬奥周边产品的火爆,背后彰显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也是人们释放自己对冬奥热切关注的方式。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着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首次出现的吉祥物德国巴伐利亚猎狗,代表了运动员坚韧、坚持以及敏捷的特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寓意向全球各地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2020年东京奥运会,吉祥物机器人米拉伊托瓦则是传统和尖端信息的融合体。

  对于很多人来说,吉祥物等周边产品留下的是一份独特而难忘的冬奥记忆,“冰墩墩”也是如此。

  日后再忆北京冬奥,人们会记得曹雪团队在设计中传达的理念:“‘冰墩墩’始终体现着两个关键字,一个是‘暖’,希望在寒冬中为大家带来温暖;一个是‘爱’,希望藉由设计向世界传递爱,讲述中国故事。”

点击进入专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