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卖难”如何破解?——专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题:农产品“卖难”如何破解?——专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
新华社记者 董峻
眼下正值蔬菜瓜果上市旺季。近期广东、海南的芒果、菠萝,云南、贵州的部分蔬菜,江苏等地的甜瓜等相继出现“卖难”,但同时鲜活农产品为何在产地“没人要”、而在城里的菜市场上价格却不便宜?如何在生产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减少市场剧烈波动影响?记者日前专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三大症结:产业链条不健全,产销信息不对称,管理体制不完善
唐珂说,农产品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平衡。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由于易腐烂、难储运,受市场、信息、气候等因素影响大,加上我国农业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消费的产业链条不健全,容易出现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卖难”。具体分析如下。
“最初一公里”未完全打通——“田头市场”发展缓慢,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产地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贫困地区缺少预冷库、保鲜库、冷藏车、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分级、分选、包装多由人工完成,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
流通成本高——由于预冷、冷链发展滞后,一方面农产品在运输中损耗大,另一方面产品运输距离长,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导致“原产地价格低到没人要、市场地价格居高不下”。
市场信息不畅——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需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市场需求与生产供应无法有效衔接。据农业农村部调查,大多数贫困地区农户都是通过邻里乡亲获取产品销售信息,通过正规渠道和现代传媒手段获取信息的比例不高。
他还表示,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已经迈出职能调整的实质步伐,各部门间合力明显增强,逐步推动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将有利于破解这一问题。
两类成因:大宗和鲜活、小宗农产品受影响因素不同
唐珂说,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受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具体原因不同,大致有两类情况——
一类是大宗农产品。近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库存总量处于历史高位,对粮食价格形成较大下行压力。大宗粮食作物之间的替代性产生价格联动,如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更是饲料主要原料,玉米及其下游产品对小麦、稻谷、高粱、大麦以及蔗糖、马铃薯等有很强的替代性,前两年玉米价格下跌给相关替代产品带来价格下行压力。同时,大宗农产品近年国内外价差较大,进口冲击持续加大,对国内农产品市场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类是鲜活农产品和小宗农产品。这类“菜篮子”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往往价格较低,淡季价格较高,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波动特征。天气异常变化、小规模生产模式以及流通环节低效率等因素加剧了鲜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而葱姜蒜、绿豆、干辣椒等小宗农产品由于产地相对集中,更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加上耐储存、市场容量小的特性,市场反应较敏感,一旦减产后价格大涨又刺激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从而导致下一个种植周期价格大跌。
唐珂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在多样化、个性化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出现“卖难”的主要是大路货,真正品质好的品牌农产品很少出现这个问题。
五个发力点:全力破解“滞销卖难”问题
唐珂说,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加快推动现代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当前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加大市场信息发布力度,瞄准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创建,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
三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特别是田头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与效率。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推广适度规模的产地贮藏保鲜设施,加强果品、蔬菜、水产品、禽蛋等产地预冷,低温贮藏,低温运输和低温销售相关技术标准和专有设施装备等标准研究,支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提升产地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
四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探索拍卖交易模式。积极推进农社、农企、农校对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产区和销区、基地和市场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
五是大力开展营销和产销对接服务。组织农业农村部门举办各种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一批实体展会推动农产品营销促销。农业农村部今年将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让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获得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