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国家队”的创新之变

27.01.2016  15:52

  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三年来,改革新风激荡人心,科研创新活力倍增,请看——

  农业科技“国家队”的创新之变

  阅读提示

  刚刚结束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农科院共有6项科研成果榜上有名。而上一年,中国农科院同样有6项成果获奖,并实现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类别上的“全面开花”。正如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所言:“国家科技奖的获得,是对我们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离不开科技创新工程,离不开农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活力。

  作为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号工程”,2013年启动实施的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于今年正式结束试点探索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3年过去了,这场农业科研领域的改革究竟实行的怎么样?它到底为中国农科院带来怎样的变化?记者走进中国农科院一探究竟。

  变化一

  体制机制理顺,专家更加安心科研

  “别看我们是农业科技国家队,看似门类齐全,但仔细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问题,我们的一些研究所方向不明确,与国家重大需求有所偏离,这也导致一段时间重大科研成果难以产出。”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向记者感慨,“要真正提升农业科研水平,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

  2013年,中国农科院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在用人机制、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经费支持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逐渐建立了岗位与能力挂钩、绩效与任务挂钩、考核与分配挂钩的全新机制,同时使创新资源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创新团队和研究所倾斜。

  改革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让人才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农科院加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全部下岗,然后重新竞聘。“改革肯定会波及一些人的利益,我们就是要让有能力的人上来,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同时广招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据加工所所长戴小枫介绍,改革后的加工所,引进海内外人才100多人,占职工人数的70%,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90%,一举扭转了加工所之前在年龄、专业、学历和岗位的“四个倒挂”的局面。

  绩效分类考核制度,同样受到科研人员的欢迎。朱兴全是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这两年由于科研成果频出、转化迅速,他的创新团队收入变多了:“过去的科研考核,主要是以论文论英雄,方式比较简单,不够合理。现在,实行分类绩效考核,不同的科研人员就有不同的考核指标,有专利有发明有成果转化的,都能计分,这样的科研评价,才真正公平合理。

  体制机制的再造,为科技创新工程的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营造出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优秀人才的加入。“80后”研究员王克剑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创新团队中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创新工程引进的一名青年英才。“我觉得农科院给我们年轻人很多机会,搭建了很好的科研平台,这样的科研环境,对于科研创造很重要,这才促使我愿意从中科院来到这边。”王克剑对记者说。

  变化二

  科研方向明确,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

  “‘大科研,小作坊’,这是中国科技界面临的普遍问题,我们农业科技领域也不例外。”创新工程办公室主任方放说,“但这导致研究方向上重复立项、学科群间分布不均衡,致使很多科学家不得不以项目需求为导向,脱离了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科技创新工程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对全院学科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初步建立起了三级学科体系,将全院原有的1026个课题组,调整优化为315个科研创新团队,并给予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由此彻底打破了原来小课题组的科研组织方式,也让科研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

  为了适应国家健康养殖、食品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设立了天然免疫、自然疫源病和支原体病创新团队;加工所组建了粮油加工、肉品加工、加工有害生物防控等8个创新团队,很多团队直接跟企业对接,直接为产业服务;水稻所则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需要,设立水稻染色体工程及基因组编辑、稻米质量安全评估等团队,为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采访中,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这样向记者感慨:“新型学科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根据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创新团队的建立,扭转了原来课题组规模小、方向散、产出质量低、学科领军人才成长慢的局面,并且让创新团队之间也形成了创新合力。

  “通过创新工程,我们调整了科研的方向,充分体现出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的地位。”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对记者说,现在,每个研究所都有自己的定位,这也让农业科研能真正急生产之所急、需生产之所需。

  3年来,中国农科院不仅打通科研的“孤岛”,改变了研究所各自为政的局面,先后启动水稻、玉米、小麦等9种作物和畜禽的绿色增产增效模式研究。同时,还与其他科研院所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先后启动实施南方稻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东北黑土地保护、华北地区地下水保护等协同创新行动,集中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变化三

  创新能力提升,成果更加“顶天立地

  体制机制的突破,学科方向的凝练,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让农业科研更加符合规律,同时调动了中国农科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也让科研成果呈现持续增加的良好态势。

  “原来我们在国际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往往都是第二或第三作者,而现在,创新工程实施,这一情况实现了转变,我们开始以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5以上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了。”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兴奋地向记者介绍,除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外,如今水稻所每年年均都有25个专利授权,而在创新工程实施之前,这一数据仅为15个。

  步志高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据他介绍,哈尔滨兽医所3年间与企业签订了各种技术转让合同55份,形成的生物制品产值超过40亿人民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创新工程的激励,我们也达不到这样的效益。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的科研团队今年荣获国家科技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说:“创新工程给了研究团队财力、人力的保障,正是有这样好的机制体制,才能加快好的研究成果的出现。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共获得国家科技奖成果31项,发表学术论文24000余篇,其中SCI论文超过7900篇。在《自然》、《科学》系列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授权专利3700项,审定农作物品种470余个,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服务面积更是不计其数。各项数据远远超过“十一五”。

  “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不仅有‘顶天’的研究,突破农业科研的前沿领域,加快原始创新的能力,出现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也有‘立地’的成果,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些,都是改革带来的成果。”李家洋感叹道,“创新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而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也才刚刚起步,随着科技创新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未来,创新工程定将为中国农业科研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