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大春粮食可望丰收

28.08.2015  14:41

  截至8月27日,内江市大春粮食已收81%。从全市各地粮食收获情况以及各县区农情调查数据分析,今年我市大春粮食可望丰收。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41.26万亩,预计产量132.46万吨,同比增加2.34万吨,增长1.8%。

  今年,我市大春生产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市农业系统按照“稳粮调结构、科技添效益、执法保安全、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采取“小春损失大春补”的相应对策,狠抓大春增产增收技术措施的到位,及早谋划晚秋生产,确保了今年大春粮食获得丰收。

  一是狠抓目标任务落实,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年初,通过层层分解落实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纳入到各级农业部门的年终考核,确保了今年全市大春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2.05万亩,为夯实大春粮食产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按“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政策取向,开展了农业“三项”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是狠抓科技措施落实,确保了配套增产技术的到位。全市狠抓了大春科技服务和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开展各类大春生产技术培训378期,培训农民39.7万人次,抽派1451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大力推进了保护性耕作与免耕、节水节肥、水稻、玉米高产栽培、农机农艺结合等实用配套增产技术,使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率达到28.2%,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落实地膜覆盖栽培面积38.53万亩,水稻旱育秧面积101.22万亩,玉米育苗移栽面积38.09万亩,配方施肥面积327.1万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面积112.27万亩次。

  三是狠抓项目推动落实,高产创建取得显著效果。依托国家和省农业项目发动群众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3.98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1.78亿元,建成面积8.83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完成1.22亿元,改造、提升基地面积2.6万亩。通过项目推动,有力地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具的广泛应用,建成粮油万亩核心示范片31个,面积61.7万亩,比上年增加1.05万亩,带动大春作物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如:省、市专家2015年7月29日,对隆昌县水稻整乡推进3.06万亩水稻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654.9公斤。其中,百亩核心示范区亩产734.4公斤,超过2010年712公斤纪录,再创历史新高。

  四是狠抓晚秋生产落实,筑牢最后一道防线。晚秋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此,全市农业部门充分准备好晚秋生产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加强头季稻的田间管理和再生稻的高产技术落实,对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收获后和小春作物播种前的秋闲田地合理加以利用,确保晚秋粮食实现增产增收。全市种植晚秋粮食116.47万亩,其中:再生稻38.5万亩,秋玉米14.99万亩,秋大豆34.31万亩,秋红苕13.65万亩,秋洋芋15.02万亩。发展秋菜52.16万亩。在措施上,推广多年形成的再生稻促芽肥,努力使再生稻生产有一个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