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大力发展新经济 让活力之城崛起成渝间

11.07.2021  19:30

  6月28日,内江东站,列车穿梭而过。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当天正式通车,标志着内江迈入“双高铁”时代,也让内江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之地。

  看准内江愈加优越的交通区位,继新华国金中心及维港城项目和“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后,7月9日,香港新华集团再落一子,与内江签署《川渝·大湾区产业创新示范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内江全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经济,力促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开放的活力之城建设。

   着力:抢机遇抓开放

  5月31日,在内江市级领导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上,内江市委书记郑莉向与会者抛出内江的发展位势怎么看、产城空间如何拓展等九大课题。

  未来如何发展?内江将学习目光对准广东东莞、江苏无锡、广西柳州。

  “这三座城市的共性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做强制造业,加大开放合作。”在内江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东莞抢抓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擦亮制造业名城名片;老工业基地柳州抢抓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机遇,实施“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战略,依托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等平台扩大开放合作;无锡在构建长三角通勤圈上抓机遇、在全球产业链上抢机遇,迅速“风云再起”。“我们在粤浙行的考察学习中深刻感到,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广东和浙江两省的共同一招就是改革开放。内江需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建设一座创新开放的活力之城,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面向未来。6月22日,中共内江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举行,形成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和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共识。“十四五”时期,内江将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8%,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动力:内外兼修育高新

  7月9日,内江牵手川酒集团,发布4款全新白酒。同一天,内江国际物流港建设现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主体已完工。由香港新华集团投资兴建的“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正全力施工。

  “内江国际物流港即将投运,有助于外贸企业节约成本,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内江外向型经济竞争力。”内江国际物流港服务中心主任李焰表示,内江未来将有11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铁,但只有搭建起一系列开放合作平台,才能真正将交通优势转变为通道经济。

  今年以来,除借力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进行招商推介外,内江还主动出击,每季度举办产业专题投促活动。4月起,内江选派165名干部赴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驻外招商,人数是往年常年驻外招商人员的十几倍。

  一方面借外力,另一方面强内功。5月28日,国家级高新区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在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叠叠卷纸经过元件植入、复合、印刷等环节成为电子标签。全自动生产线上,只有50人,去年实现5000多万元产值。“2017年投产以来,年产品供不应求,产值今年有望再次翻番破亿元。”该公司行政部经理王勋罡介绍。

  与四川乐鸿科技一样,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已到收获季节。明泰电子将于8月试生产、雄富光电10月投产、威士凯智能绿色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将于11月投产……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办负责人曾奉旭表示,这些项目将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内江正积极推进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5大主导产业,力争培育一批1000亿元集群、500亿元产业。

   活力:城市更新彰显生机

  7月9日,内江东兴区,贝塔斯曼集团旗下的迈睿中国西南区总部里,在职人员已超400人,该企业已签下互联网、手机制造业、旅游业等多个订单。

  不到两个月前,5月19日,内江在杭州举行投资推介会,并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里巴巴将在内江建设数字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依托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内江正吸引更多年轻人落户。“目前我们的员工以90后为主。”迈睿中国西南区总部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底力争工位突破1000个。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内江注入新的城市活力。5月28日,2021内江市投资合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一张蓝色背景的PPT图片上,布满20多个来内江投资兴业的知名企业Logo,生动展示了这片投资热土的吸引力。

  招得进来,更要留得下。内江市市长李丹表示,内江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

  市民生活空间也不断更新升级。5月30日,内江春天江与城小区的吴女士来到花萼湿地公园晨练,步道两旁景观植被郁郁葱葱。与花萼湿地公园隔江相望,沱江对岸的邓家坝片区将建成邓家坝岛头公园。两大公园与已建成的清溪湿地公园组合,将形成超3000亩环状生态走廊,构建起沱江滨水绿色生态廊道。

  一座创新开放活力之城,雏形初现。(记者 刘川 郑志浩)

责任编辑:李婷玉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