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司机身份多重成腐败变种 随领导调动如陪嫁丫环

12.06.2014  04:15

公车司机,因为与官员走得非常近,而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

近日,河南新安一名公车司机在不到一年间骗取公款47万被判10年6个月的消息,使公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引发众人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领导司机变成了“司机领导”,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群体。

公车司机的多重身份

现在连乡干部出门都得坐个专车”。河北省某市一位公车司机李全(化名)对记者这样形容公车之多。

据媒体报道,不算国有企业,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不下200万辆,与之相对应的是庞大的公车司机群体。

早在1994年,中办国办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省部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

但地方并未完全执行,相当多官员有专车、专职司机,甚至出现司机随官员一起调动的现象。《人民日报》刊文形容这种现象为“小姐出阁,丫环陪嫁”。

作为官员贴身工作人员,公车司机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开车。坊间将专车司机比做“服务员、导游员、代收员、情报员与保密员”。

对于这种说法,开了20年公车的李全深有体会,“公车司机要保证领导人在哪,车就在哪。如果领导不使,就是家属使也一样。一年跑几十万公里,是很正常的事。”一位公车司机表示,20年来他从未安稳过年,即使春节也必须“时刻待命”服务领导和其“家庭需求”。

跟领导打交道首先就要跟司机打好交道,成为走近上级的“捷径”。李全说,“比如领导要去下面考察,下面的人为了做好迎接工作,首先得给司机打电话了解领导的安排以及好恶等。

另一名公车司机刘明(化名)则给记者讲了个例子:前几年,一位地方官得知上级官员将出差路过本地,于是这位地方官一边向上级的司机打听路线和时间,一边驱车追赶,最终顺利向上级领导介绍自己,并送上丰富的地方特产。

当然,一位专职司机也要“懂规矩、会交际”。这两位公车司机都提及圈内“四不”的说法: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

普遍存在的“潜规则

公车司机的收入一般并不高。据报道,目前长沙市和湖南省一些机关专职司机的基本工资,每月只比湖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高出400元左右,不到2000元。

但是许多人为了谋得这份差事,不惜四处托关系、走后门。因为公车司机的收入除了固定工资部分,还有其他灰色收入。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司机对媒体表示,以前最“吃香”是领导的“专职司机”,往往有可观的“灰色收入”。也就是领导出席活动或应酬时,邀请方都会给领导司机发礼品、礼金、误餐费等。

如果某单位一把手是刚调来的,那么带来的司机就成为一些人新巴结的对象。”李全说。司机刘明也向记者举例:当地一名领导司机开了个茶庄,于是下面的单位都来买茶叶。

除了这些“实惠”外,最普遍的是油费及修车费用。虚报冒领等已成为“潜规则”。李全透露,有公车司机给自己的私家车加油,却可以开票去单位报销。

其实,油耗还算不上大问题,汽车维修才是个大窟窿。”重庆经开区一些原来的驾驶员曾自曝,公车维修名目繁多,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回扣,而这种漏洞在公车改革前根本无法控制。

除了到手的物质利益以外,公车司机还有大量灰色空间,领导即使知道一般也不会管。刘明说,这些被作为对司机鞍前马后的补偿和报酬。比如司机也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

一份调研统计显示部分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事三分之一、干部及亲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三分之一。

李全就坦陈,“我家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基本是我用公车接送。

有时司机能得到领导更有价值的照顾,比如安排女子就业,甚至将公车司机提拔从政。

公车司机“搭便车贪腐

正由于公车司机与一些腐败官员之间的特殊关系,从灰色利益滑入腐败成为了可能。

半月谈》发文称,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

公车司机腐败的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进行贪污腐败行为的?新京报记者整理以往公开报道发现,公车司机涉腐败的案件主要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最直接的:司机官员共同贪贿。2008年2月,郴州市国土局原副局长杨秀善单独或伙同司机受贿191万多元,被判13年。司机吴军收受36.8万元,并为杨秀善窝藏赃款10万元。

2009年12月,湖南浏阳市公路管理局原局长刘魁榜与其司机丁文峰一同受审,检方指控刘魁榜与丁文峰或单独或伙同骗取单位财务资金。其中刘魁榜受贿40万余元,贪污24万余元,丁文峰贪污23万余元。

还有一种形式是司机当官员腐败案牵线人。2008年7月,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驾驶员高某,利用领导司机特殊身份,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牵线搭桥。法院以介绍贿赂罪对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第三类则是司机利用自己“领导亲信”的身份和影响力,直接贪腐。2011年,江西萍乡一酒店因违法用地被国土局处罚,酒店负责人找到局长司机说情,送上10万元后,处罚金额比第一次减少了78.6万余元。最终,司机被判刑。

新华社发文认为,是领导行为不端致公车司机“搭便车腐败”,每个贪污的司机背后都有一个腐败的领导。司机“有疾”,多半源于领导“有病”。

如何遏制司机的腐败

领导身边人腐败的核心问题是权力腐败。”针对公车司机腐败,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认为,本质是因为领导权力没有受到约束,从而有了更多权力“代理人”。

王锡锌对记者表示,只要是靠近权力的,就有权力的寻租市场。比如领导本人不能出面的,便通过司机等身边的人进行,“这相当于你吃肉,我喝汤。”因此遏制司机腐败,必须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

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辉也认为,“过去对于领导身边人,疏于监督管理。但是他们具有特殊性,可能间接获取利益,因此要将其作为监督对象。

由于部分专职司机和领导关系密切,甚至建立了人身依附关系,毛昭辉还建议尽量不要设专职司机。

去年9月至今年5月底,在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类型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占4851起,高居首位。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则从公车改革的角度提出建议。叶青说,公车改革有着双重意义,从经济层面上看,减少了政府支出,减少了“公车腐败”,最根本的是直接铲除司机腐败的土壤。记者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