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文化的推广者:老敬
老敬(右2)和团队成员与小学生一起
刚刚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又看到老敬分享的一条讲座资讯,不禁心头盘算,他致力公益活动的服务、公共文化的推广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我们都知道,善事容易做,但不容易坚持。十年来,老敬已经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认识老敬也很早,也早就知道他在公益组织里义务服务,但并不是很了解具体情况,甚至可能还充满疑惑。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老敬积极参加成都义工联活动,在成都组织捐物及搬运物资。我也跟着参与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痛,而老敬却参与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坚持从事公益。
老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善于利用力所能及的专业知识及业余时间。2009年的时候,他感到城市在公共文化的推广方面力度不够,就自己建立平台和渠道,致力分享和推广成都公共文化,主要以讲座为主。2011年他开始尝试其他公益活动的组织策划。2012年开始组建团队,当年团队成员都加入成都义工联。而老敬现在已经是成都的公益圈里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
去年他相继参与“衣旧情深”闲置衣服回收环保公益活动、参与“情系西藏,共建家园”大型义卖义捐活动、实地考察和帮扶山区小学及贫困儿童等。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一位泸州古蔺的女学生,父母残疾,家境困难,去年高考考上了自己心仪的护理专业,假期想靠自己挣钱读书,却因为外出打工和对政策不熟,导致助学贷款没有能申请到,开学在即,眼看就要辍学。老敬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与她取得联系,并立即在微信公众号“成都大讲堂”发布“寻找50位爱心人士,圆她大学梦”的信息,得到许多朋友、社会爱心人士、公益机构等积极关注,活动发布仅30多小时,费用就成功募集完毕,从而及时地将募集资金送到女学生的手上。事后,老敬还向各位捐助者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世间一切好事善事莫过于救难济困,感谢每一位为这次活动努力的朋友们!感谢积极转发与支持此次活动的朋友们,我们将把大家的善款全部用于助学。务求让她的大学生活和学习都得到更大的改善。安心读书,好好上学。”
另一方面,他从事城市公共文化推广,他建立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解决主办机构与受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主要是微信公共号“成都大讲堂”与成都公益讲座联盟QQ群,并成立线下爱心团队。
心中有善,且有奉献的热情,才能十年不断地坚持。老敬认为,公益有助于自我成长,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在践行公益的路上,认识了很多朋友,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任和支持。我也曾问过老敬:“你们只是草根,这么多年来,从未得到相关荣誉和利益,是什么动力让你们坚持做下去?”老敬想了想说,“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是为了荣誉而做,我们在做这种公益的时候,内心是愉悦的,这种愉悦,比得到荣誉更快乐。”
俗话说的好,助人为快乐之本。“心慈悲,淡欲望。藏大智,耐寂寞。轻名利,少语言。多布施,结善缘。”这是老敬坚持的格言。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是自己应该考虑的;非自己能所能及,想那么多干嘛呢。继续脚踏实地,才会海阔天空。
文章作者 紫嫣 记者 王映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