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省院新一轮全面科技合作协议 推进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建设

09.10.2016  00:34

 

9月22日下午,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一行在省、市、天府新区相关领导陪同下调研了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与成都市委、市政府就抓紧落实推动9月21日四川省政府与中科院签署的新一轮全面科技合作协议重点任务,深化市院合作,加快成都科学城中科院成都分院新园区建设,依托成都科学城,集聚中科院系统科技资源推动相关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共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相关产业基地、项目合作等工作进行了座谈,达成了初步共识。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市委常委、成都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仆等市领导、中科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学定、川外中科院系统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参加了调研。

白春礼院长一行考察了成都科学城规划馆、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选址区域、清华四川新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座谈会上,刘仆代表成都天府新区介绍了成都科学城规划建设情况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建设推进情况;王学定代表中科院成都分院介绍了与成都市合作的进展情况。

成都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贯彻习总书记创新引领发展要求顺势而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将通过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成都乃至四川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全市已拥有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30家,聚集了各类研发机构718家,各类科技研发人员20万人。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突破750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2%。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一个核心就是要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第一城。以科技立城为基本理念,突出把成都科学城打造成四川、成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两个地位,瞄准建设西部创新第一城、成为西部最具活动的经济增长极,争创国家科技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三个目标,努力实现发展新科学、创造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城市四个任务。目前科学城建设已在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初具雏形,并已引进一大批科技研发机构、企业、高校入驻。整个科学城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环兴隆湖为起步区25平方公里(包括中科院入驻部分)。“十二五”以来,中科院与成都市双方在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科技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双方开展合作项目260项,突破新增销售收入234亿,利税33亿元。

唐良智书记感谢中科院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他介绍了成都市当前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特别是省院、市院今年签署了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后,开启了双方务实合作的新篇章。他希望中科院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成都发展,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进中科院成都分院搬迁进程,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和吸引更多中科院新建项目、新建机构在成都科学城聚集;共同探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支持将中科院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项目优先在蓉布局转化,共建产业基地和产业发展基金;共建高端智库,开展战略研究和科技决策咨询,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成都市将提供一流政务服务、要素保障和生产生活环境,全力支持中科院在蓉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携手打造院地合作示范区。

白春礼院长在讲话中对成都市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创新发展的前瞻观念表示充分肯定,对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建设表示感谢,他强调指出中科院将按照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建设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新园区: 一是 为了落实好双方签订的协议,要建立起领导小组,形成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 二是 院市共建发展基金。科学城建设要依托科学院在成都、四川之外的力量,支持包括一些企业能够通过转移转化在此落地。 三是 希望以新园区建设为契机,把研发力量整合起来。通过物理位置的搬迁使成都分院和相关研究所在体制机制上创新,重新思考整合形成科学院系统更合理的研发布局。要引进新的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要变成新办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要通过这里孵化出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新的园区也要促成中科院系统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在成都集群集聚。 四是 希望成都科学城建设利用好中科院大学这个平台提供人才支撑,希望四川省、成都市为中科院引进来的高端人才享受相关政策上进行探索,创造更为便利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