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巡礼】矢志不渝坚持人才强校,深耕精培加强师资建设

15.06.2020  22:54

【编者按】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阔步前进,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局的关心指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进程中谱写出崭新的“西南科大篇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五年多以来的发展历程,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坚毅前行、不断突破,实现了西南科技大学跨越式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发展催人奋进,为了更好地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现推出“党代会巡礼”专栏,多角度展示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以辉煌的成果鼓舞人心,统一思想,继往开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将以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牢记使命勇立潮头,艰苦奋斗再创业、拼搏创新再出发,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西南科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的用人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信号。


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为实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五年多来,特别是2017年学校第二次人才工作会召开以来,学校不断从规范管理、制度改革、人才引育等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激励、强化人才队伍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人才队伍的保值、增值,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最大源动力。

创新机制,科学管理,系统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完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深入推进人事治理体系建设。 五年多来,学校围绕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岗位聘任、绩效分配管理等内容,修订完善20余项管理工作文件,制定了“龙山人才”系列文件,吸引、招揽高层次人才,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新制定4项“引培并举”相关工作文件,对教师职务评聘、国内访学、境外研修、学历与能力提升、青年教师培养等加以大力支持;出台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晋级、合同制人员招聘和管理、人员调动离职、岗位设置、部门考核等规定,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完善制度体系。


二、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学校 制定实施《西南科技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以及《西南科技大学师德标兵评选管理办法》,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与途径,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教职工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各个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断健全师德失范、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制,对有师德失范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重视青年教师职业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把师德教育作为所有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青年教育教学之星等一系列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良好风尚。通过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潜心治学、教书育人。


三、推进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发挥绩效评价导向作用 学校实行岗位聘任与绩效奖励制度,先后修订出台岗位设置与聘任实施办法、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等,充分发挥人事分配制度在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岗定薪、责薪一致、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重点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励了人才,高水平成果凸显。

四、 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提升人才评价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修订完善《西南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行学校统筹、分类分级评审,不断推进评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评审流程,有效整合评审学科组,注重发挥二级党委、专业学院和评审专家作用,注重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学校首次设置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3年来,已有13名35岁以下教师晋升正高,其中年龄最小仅29岁,3名30岁以下教师晋升副高,为国家级青年人才选拔培育创造良好条件。

坚持引育并举,系统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成效显著

一、凝心聚力引才 ,人才 规模 效应 显现 为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学校印发了《推进龙山人才强校计划的实施意见》和《龙山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力度。五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二级教学科研部门及全校教职工在人才引进工作的作用,积极参加各类专场招聘会、视频招聘会,充分尝试以才引才、团队引才、项目引才等多样化引才方式,力求精准引才,共引进博士232人,委培博士中还有130余人毕业,学校现有博士师资852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引进人才中有25人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自上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师资队伍总量、博士学位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以及具有半年及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数量等方面的对比见下图所示:


二、 注重引育并举, 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 凸显。 学校先后出台《龙山学术人才科研支持计划》、《龙山高层次人才津贴》等文件以培育、支持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厚积而薄发,伴随着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引领效应逐渐显现,形成的多个创新团队,团队之间进一步加强交叉协同,不断激发后备力量成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逐年提高,人才聚集效应开始显现。自然指数排名稳居全省前5位,工程学科、材料学科、化学学科新晋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人才项目不断突破,五年多来,学校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实现了学校申报国家级人才的突破。有4人获批国务院特贴专家,6人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入选天府万人计划,4人获批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3人获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新增“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0个。


出台《“学术院长”聘任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柔性聘任了一批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来校指导学科和平台提水平,上台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聘任7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分别担任7个学院的学术院长。

三、素质提升重实效,全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学校专门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并在2017年实施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等活动,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设立教师出国留学及国内访学专项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近五年,学校有184人出国参加三个月以上研修访学,其中111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境外研修。学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及地区性的教学竞赛,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四川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教学比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选送5人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在教育部“教指委”及相关学会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一批教学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最新“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显示,我校排名41位。


师资是学校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关键。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在新时代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写下了坚强有为的奋进之笔。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调整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发展、人才评价等方面制度,进一步激励教师成长、突破,进一步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更充分的人才保障。

(刘芳池    编辑)(人事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