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300年老城墙:先秦张仪规划 仅存4遗迹
□成都最早的城墙,是春秋末期的古蜀五世开明帝在迁都成都后构筑的城池
□上世纪50年代末,市民被号召起来拆古城墙,到60年代末,成都的城墙越来越少了
@华西都市报:自先秦张仪“龟划芙蓉城”以来,成都老城墙经历了2300多年的风霜雪雨。秦汉旌旗,魏晋鼙鼓,唐宋烟云,明清剑戟,伴随着岷江积雪,玉垒浮云,锦江涛声,古堰长风……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城墙抵御强敌、保卫家园的功能逐渐退化,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和人们的视线。
最早的城墙
古蜀五世开明帝“徙都”建城
时间:春秋末期
《华阳新志》称成都古城墙“楼观壮丽,城廓完固”,“冠于西南”,“不亚于京师”。那么,成都历史上何时有城墙的呢?
这当然要引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成都何时有“城”的?成都最早的城池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大约在春秋末期,古蜀五世开明帝“自梦郭移”“徙治成都”,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蜀郡。公元前311年,张仪和郡守张若对成都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按秦都咸阳建制兴筑了成都、郫城和临邛三城的城垣。成都城周长12里,高7丈,东为太城,是郡守官舍区域;西为少城,是商业区,开店列铺,商业繁盛,设有盐铁官收盐铁税,市官管理市场,主收商业税。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才算正式建立。
民俗学者袁庭栋对老成都的城门历史颇有研究。他说,蜀汉时期的成都城基本上沿袭了战国蜀郡城的规模。成都城共有外城和子城两城,外城称为太城,内城称为少城。城中西面有宣明门,宣明门又称张仪楼,南面有江桥门,东面为阳城门,北面称咸阳门。少城在太城外,东面城墙与太城西面的城墙相接,因此城市只有西、南、北三面有墙有门。汉武帝时再次增修,太城、少城各建九座城门,时称“十八郭”。
地方志记载,这些成都之古墙与城门,历经沧桑变迁,早已“‘门面’不知何处去,芙蓉依旧笑春风”了。
最大的城墙
周围长22里,遍种芙蓉花
时间:清乾隆四十八年
成都大规模修建城墙是在明初,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城垣建筑。明朝建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全国因此大建城墙。时至康熙年间,由四川巡抚在成都的明城废墟上重新修建了清城。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又花费巨资重修,所建城墙周围长22里,上有垛口及箭孔8122个,八角楼4个,炮楼4个,城墙高5丈。四周遍种芙蓉,间植桃柳。这应该是距今最近、规模最大的古城墙。
有趣的是,这一年修建的四城门楼,分别以博济、浣溪、江源、涵泽,为东、南、西、北四城楼名,每个名字都含有一个“水”旁。已故作家冯水木先生曾考证,四城楼之所以都用含有“水”旁的词语来为四城门楼命名,可能是古人认为如此才能避免火灾,祈求平安。传说,历史上曾经有人就不信这个邪,偏要把城门名称改成了不含“水”旁的名,结果有一天果然突遭火灾袭击,损失严重。经过这样的“惩戒”后,就再没人敢任意改动城楼名称了。《华阳新志》称,这个时候的成都古城墙“楼观壮丽,城廓完固”,“冠于西南”,“不亚于京师”。
至上世纪三四年代抗日期间,为避日机轰炸袭击,官方在成都的四面城墙增开了很多缺口,方便人们疏散逃命。
最“残”的城墙
北门的北较场城墙
时间:上世纪60年代至今
如今老城墙已在成都基本消失,只有四段遗迹分布在四个地方。
第一段位于城西,位于下同仁路的成都水表厂附近,是一面布满青苔的青砖老墙。城墙高约6米,长约50米。第二段是位于老成都北门的北较场城墙,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城墙长约15米,宽约15米,高约10多米。最底部3层用红石条砖砌成,近20厘米厚,上面81层是青色城墙砖,最上面用镂空砖砌成。也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墙遗址。第三段位于成都华兴路8号,远处看去,有一处高约十五六米的土垒,依稀可以辨出古城墙的影子。第四段城墙遗迹位于城东北跑马道街居民院墙中,这里依稀可辨认出城墙最高的地方有几丈高。
我父亲曾参加过那场浩浩荡荡的“毁城运动”,他痛心地回忆,上世纪50年代末,那时候他还是个10来岁的娃娃,和大人们被号召去拆古城墙。锣鼓声中,他们取土、撬砖,开荒种地,或在城墙上堆垃圾,搭建破烂席棚……到上世纪60年代末,可怜的老城墙终于越来越少了,几乎烟消云散,青色的城墙砖纷纷被人们搬回家,用作砌院墙的材料,或用作码放厨房案板的材料,以至于后来在附近居民屋中,家家都找得到许多颇有历史的青色城墙砖。
老成都的城墙和城门在老成都的心目中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城墙与城门作为历史,将永存于成都人的回忆中。曹博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