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长宁农民夜校获点赞

29.03.2017  13:04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3月20日晚8时,长宁县开佛镇马村社区的远程教育中心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马村社区的农民夜校准时开课。
    “水质要求是无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没有生活污染,相信养鱼的人都会考虑到这一点的。”县专家服务团成员、畜牧水产局李奇正在为该村的水产养殖户,系统培训鱼类养殖技术。
    “讲得很好,我们收获很大。”农户邓启琴说,“但还有些细节性的东西,还需要我们下来通过‘菜单’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邓启琴口中所说的“菜单”,就是长宁县引入“互联网+”理念,依托电信IPTV电视,开发建设的“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便民服务窗口、专家咨询热线等资源,定制了党员服务、综合服务、专家服务等内容,适时结合本地特色发布远教视频、农业技术等信息,为广大群众充电提供了便捷途径。
    邓启琴介绍说,在“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上,可以找到专家公布的电话号码,跟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以弥补自己在夜校上所学知识的不足。
    “授课内容必须与农民的需求点和接受能力相契合。”开佛镇党委书记郑仁红说,除了培训内容“接地气”,马村还要把教育培训与文体活动紧密结合,将“农民夜校”的课堂从教室搬到产业基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结合文明户评选、坝坝舞等活动,开设“评先争优”“有奖问答”等更多的互动环节,聚集更多的人气。
    “我都想回马村了。”在外务工的马村组村民罗堂秀说,村里办起了农民夜校,晚上还可以跳坝坝舞,看到家里人经常在群里发布这些信息,觉得又新鲜又好耍。
    马村社区支部书记陈诚介绍说,农民夜校开办后,村民的思想变了。双坳组村民龚小强通过上夜校,萌发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念头;新村二期居民何少云说,要搞好环境卫生,争取评上文明户……参加夜校培训的村民不仅了解了政策,掌握了技能,还懂得了文明礼仪。
    富兴乡大云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全县重点旅游扶贫村。该村自开办农民夜校以来,积极将旅游发展与农家乐结合起来,邀请知名餐饮师傅现场培训,向有意向创办农家乐的养殖大户和脱贫户传授“鱼席”手艺,从传统的草鱼、鲫鱼,到上档位的长江鲟、岩鲤,学员们学得不亦乐乎。
    据大云村第一书记刘剑介绍,该村农民夜校通过“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和邀请专家到场培训,农户需要什么就组织培训什么。目前,该村已分别开设了养殖高山乌骨鸡和高山猪技术班、种植珍稀苗木班、富兴冷水鱼厨艺班等,带动了20余户贫困户脱贫。
    2016年以来,该县以本地“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为依托,创新开启农民夜校菜单学习模式,通过党群通平台、互联网和邀请专家现场教学,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培训都可以得到专家的帮助。该做法已在长宁镇、铜鼓镇、竹海镇等全县18个乡镇的269村全域推广,“农民点餐、专家配菜”已逐渐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为农民夜校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长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廖青龙介绍说,目前,长宁还在继续探索和完善 “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与农民夜校更加紧密的结合方式,力求让教学内容更接地气、学习方式更加便捷、信息传递更加精准,使农民夜校真正成为惠民、富民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