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块地产值翻20倍 “靠山吃山”的巴中脱贫致富新解

13.12.2015  21:08

  □本报记者 庞峰伟 尹勇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气候,种的不同,产出大不一样。”12月6日,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水宁村十几位村民正在翻整土地,准备来年开春种何首乌、黄荆等。村民杨大贵说,以前一亩地收入不过几百元,现在种药材能收入两三万元。

  从跑田坎到跑市场,从抓生产到全产业链延伸,从单一农业到复合农业,近年来,依托山区资源禀赋,巴中走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之路。

   同一块地 产值翻20倍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辖区面积的90%。曾经,劣势在山,山区农业基础差,农民常与贫困相伴。如今,优势在山,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组合,让巴中发展山区现代农业迸发活力。

  位于大巴山深处的恩阳区青木镇成城村,村民大多住在半山腰,种什么赚钱?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代代山里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多少年来,我们守的是穷山,过的是苦日子。”村支书王伟说。

  今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前来把脉:当地土壤质地疏松,向阳透气,适宜种植油橄榄。很快,村里引进农业公司投资发展油橄榄产业。“以前种水稻,一亩地一年赚不到500元,种油橄榄一亩可产两三千斤果子,按目前行情每斤4元算,能赚1万多元,产值翻了20倍。”该农业公司驻村负责人周勇说,如果7斤果子再榨成1斤橄榄油,能卖到200多元,一亩地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七八万元。

  巴中市有关负责人指出,从研判山区农业实际出发,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才能走好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依托山区资源禀赋,油橄榄、油牡丹、茶叶、银耳等特色优势产业如春笋得雨,迅速发展壮大。今年以来,全市新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36万亩。其中,茶叶8万亩、中药材10.5万亩、特色果蔬4.5万亩。

   全产业链 催生做大做强潮

  2012年以来,巴中推出茶业、核桃“双百”工程,后又增加“巴药”,从发展规划抓起,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规划+生产+营销+监管”的全产业链农业,使农业发展有规划,农业生产有方向,产业发展有基地,催生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截至今年上半年,巴中已有6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所有县(区)都被认定为无公害化产地。通江银耳、南江翡翠米、罗村茶、空山马铃薯等23个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声名更显,囊括这些产品的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食巴适”风头正劲。“同样品质的银耳,以前卖二三十元一斤,现在卖三四百元一斤。”品牌的力量,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银耳种植大户张光琼深有感受,“栽培1500袋银耳,年收入二三十万元。”这个仅有200多户的小山村,如今有小汽车300多辆。“农业标准化、链条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将农户、合作社、营销平台等有效嵌合,从种植养殖到农产品加工、流通、消费,从低端到高端,从田间到餐桌,实现了综合效益。”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专家易军考察巴中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后说。

   复合农业 打造新增长点

  “这是重庆的自驾游车队,来体验我们的观光采摘。”12月5日,平昌县江口镇大运村蜜柚生态园旁,停满几十辆小轿车,村支书孙治寿介绍,3年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如今靠发展复合农业,收入已突破7000元。

  大运村的收入之变,在巴中并非孤例。巴中走出一条“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路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复合农业发展,打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可以带来休闲、体验、康养、科普和乡愁记忆。开发这些复合功能,是山区农业的希望。”巴中市农业局负责人认为,复合农业方兴未艾。巴中以巴山新居、种养基地、产业园区等为载体,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促进新村聚居点变休闲景点、农业园区变旅游景区、美丽田园变生态公园、农特产品变旅游商品。平昌茶业科技示范园区、通江银耳博物馆、巴州生态农业观光园、通江鹦鸽嘴村休闲观光农业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在巴中建成。“通过产业园区、新型社区、田园景区建设,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水利等农业发展条件,撬动300多亿元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增强了农村发展的驱动力。”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巴中市国税系统深化银税合作,开发出“蜀信·税金贷”金融产品,1个多月来为多家农业创业企业发放贷款4950万元。

  同时,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改善,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近3年来,已有5万余巴中老乡带着资金、技术、信息回来,从事农业生产或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