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吐槽基层依旧会多会长:一周七天天天有会

24.11.2014  17:33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4日新媒体专电 (“中国网事”记者)记者在各地调研时,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虽然中央和省级会议明显减少,但基层“会多会长”之风仍大行其道。这些会议不仅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和精力,也大大增加财政负担,还成为一些领导干部“以会议落实会议、传导压力、分摊责任”的手段,极大助长了新的形式主义。他们建议中央应像抓反腐一样整顿会风,让基层干部真正有时间、有精力工作。

   多数时间在开会 哪有精力去工作

  中央和省级的会减少了,但基层仍然会多、会长、会滥,不仅劳民伤财,还大大挤压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去干正常工作。

  广东番禺一位干部说,八项规定出台后基层多数工作变化都很大,只有文山会海顽疾不除,不少地方甚至丝毫未改。还有干部私下里反映工作日里几乎半数时间以上在坐会,“真到了疲于应付的程度,干点正事的时间都没有。

  北方某省一位县级干部告诉记者,今年前七个月粗略算他参加了130多个会,有时一周七天天天有会。记者采访途中电话过十余位领导干部,基本上都在开会。

  没价值的会还在开,该取消的没取消,该合并的没合并。本来能视频开会的,却非要求驱车赶来,乡到县、县到市、市到省,近则三五十分钟,远则三五个小时,开完会抱一堆材料再打道回府,实在是长途跋涉、劳民伤财。还有的会一开几个小时,虚话套话多,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可言。

   会多会滥滋生官场“新形式主义

  基层领导为什么喜欢开会?除了过去工作惯性使然,还与部分干部“怠政惰政”密切相关。内蒙古、河北、广东一些干部认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开会,本质上更是为了“传导压力、分摊责任”,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通过开会这种形式,主管领导就可把工作交给别人干,自己高高在上,干得不好,责任是别人的;干得好,功劳是自己的。实际上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会议推卸责任。

  “抢领导,抬规格。”这也是会多的原因之一。一位县委书记说,各局有会往往先找书记、县长,然后才是主管领导,主要领导没时间就等着,甚至一推再推。

  许多干部反映,大家并不是烦开会,烦的是务虚的会、扯闲天的会。有的“无会周、无会月”都流于形式,之后会议反而更多更长。

   创新会议形式 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

  面对基层的会议乱象应该如何整治呢?河北、广东几位干部建议,除了经济工作会等程序性会外,层层传达的大会、不相关部门集中度高的大会应尽量少开。另外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电子政务方式,推动和扩大“绿色办公”模式,在不涉密的情况实现会议和文件电子化。

  多地基层干部还建议,基层是落实单位,应多开碰头会、协调会,多开干具体事、解决具体矛盾的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时间放在实际工作上,解决前进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为遏制“文山会海”,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些办法和措施,规定了无会月、会议内容和字数等限制,但由于措施宽泛,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惩处力度,反而落实不力,甚至助长会多之风。因此,应该出台更细化的政策,在具体上找落脚点。同时,还要从思想源头上扭转基层官员的形式主义之风,多下下基层了解民情,多办办实事顺应民意方为上策。

  广东、内蒙古等地的干部还建议,中央治理会风顽疾应像治理吃喝一样,从“斩断会议经费”入手,严格报批手续,加大会议审批程度。会议费不能报销,会议数量也能立即降下来。对违反规定的人则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让部分以会为生的领导干部得到惩处。(文中采访干部均要求不具名)(记者杨守勇、叶前、邹俭朴、苏晓洲、凌军辉、杨玉华、胡锦武、李鹏翔、傅勇涛)

编辑:SN123

文章关键词: 文山会海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