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守农初心 担兴使命——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工作品牌
编者按: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学校党委深入推进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树党建品牌,创新支部工作法。这些党建品牌和工作法立足学校办学特色,聚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研攻关、内部治理、服务地方等重点内容,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本网将西南科技大学首批“党建工作品牌”与首批优秀“支部工作法”予以展示,让品牌“亮起来”,党建“活起来”,深入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党支部建设工作形成“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奋进态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守“情系三农”初心,担“乡村振兴”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推进新农科、农学全科人才班培养改革,发挥高校科研力量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将党建品牌创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深度融合,实现“党建+科技+服务”同频共振、互推互促,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与实效。
党委领导,构筑模式,守牢初心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科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主线,坚持科技服务农业产业,发挥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作用,构筑“党建+科技+服务”工作模式,筑牢服务三农初心。
在党建上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教工支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要求,培养好新农科人才;学生支部以党员带动广大团员,提升“三农”情怀,真正在农业上能“下得去,留得住”。
科技上,围绕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的“川粮油”“川猪”“川竹”“川药”“川牛羊”等特色农业产业方面,支部党员带头,科研骨干担当主力,带领师生组建现代农业科技攻关创新团队,产生了一批新成果、大项目。
服务上,支部科技服务小组主动投身三农广阔舞台,积极服务地方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带动地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学院党委建立完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程,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揽全局、抓重点”重要作用,探索完善党委会与业务工作会议衔接机制和沟通协作机制,党委会定期通报党建引领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业务会上通报党建工作情况,为工作开展提供切实组织保障。
支部耕耘,拓展平台,助力振兴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充分激发支部活力,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基本制度,推进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党支部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支部搭建“振兴”平台,成立稻麦产业技术、中药材产业技术、蔬菜产业技术、水果产业技术、生猪产业技术、魔芋产业技术等多个党支部科技服务团队,依托学院“产学研”平台,开展“农民上大学(农民培训班),博士下田间(科技人员下乡)”“农民点菜(产业提问题),专家下厨(专家科技指导)”等系列“振兴”活动。学生支部将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利用实践基地平台,组建社会实践小队到乡村开展支农增收、帮学支教、农技指导、科普宣传、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
党员示范,永葆初心,践行使命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以党员领导干部为示范先锋,全体党员深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院师生永葆初心,践行使命。教工党员带头实施课程思政,用思政的“盐”上出思政的“味”,不论思政课还是专业课、实验课,做到课程思政全覆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积极融入到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去,潜移默化地培植学生“三农”情怀,激发爱农、学农、留(为)农热情。学生党员开展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厚植新时代青年“一懂两爱”使命担当,学生党员带头主动学习和宣讲国家“三农”政策和文件,学习袁隆平等国家功勋的先进事迹,带头写感想,带动广大同学永葆初心,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守正创新,示范引领,凝练特色
通过党委主抓、支部主建、党员践行的建设路径,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在师生中大力宣传,树立典型,每年创建3至5个学院优秀基层党支部,评选5个党支部科技服务小组和8至10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小队,评选30余名优秀师生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凝练学院以党建带动中心工作的“党建+”品牌工作特色,带动全院师生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助力。
在“党建+科技+服务”的工作模式的引领下,生命学院党员师生足迹遍布省内阿坝、凉山、甘孜、广元、绵阳等市(州)及湖北省、云南省、甘肃省的30余个贫困县,累计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50余个,服务贫困村200余个,推动建立了中药材、魔芋、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示范园50余个,为地方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式农技干部近百名。生命学院“科技扶贫团队”被四川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获批中宣部2017年度“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学生实践团队荣获2021年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院牵头的继教扶贫案例入选2021高等继续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以学院为主体的科技扶贫“松潘模式”入选四川省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学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受省委宣传部与省科技厅表彰并得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文华同志肯定性批示,在新华网、央视7套、省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生命学院党委通过不断凝练党建品牌,引领发展,产出科研成果,为培养知农爱农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谱写新时代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篇章,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奋斗不辍做出西南科大贡献。
(王丽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