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共谋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良方

15.03.2018  16: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少数民族地区成为“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两会期间,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因地制宜打好脱贫攻坚战,引发四川团代表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在分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长苏嘎尔布说,如何让贫困群众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在曾经“一步跨千年”的彝区、藏区等民族地区尤为重要。

  苏嘎尔布认为,要从娃娃抓起加强教育,才能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凉山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的15年免费教育,为啥把标准定这么高?是为了让彝族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小学跟上进度,不至于辍学。”苏嘎尔布说。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感触很深。“过去彝族孩子到小学才学习普通话,听不懂就容易厌学,有的孩子一听到‘上学’两个字就满地打滚。”吉克石乌说,2015年村里建起了彝、汉双语幼教点,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孩子们学会普通话,不仅喜欢上学了,还越来越有礼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养成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降初说,四川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全面激发内生动力。除了扎牢教育基础,还不断创新“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村民积分制管理”等模式,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扶智”“扶志”,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依托产业的支撑提高脱贫质量、保证脱贫不返贫,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2016年退出贫困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村委会主任余绍容亲眼见证了这一川西北村落的重生。如今,她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防止返贫,让村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国家规定脱贫不脱政策,但我们不能只靠政策兜底。”余绍容说,五星村地处大山深处,耕地面积较少,这些年一些村民去附近的县租地种中药材,实现了增收致富。“为了长远考虑,我们正在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羌族民俗风情牌。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扶贫产业,需要深挖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确定特色产品,打造特色产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创办人乔进双梅说,以彝绣合作社为例,除了带动彝族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同时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发展。

  作为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董事长耿福能尤为关注在发展扶贫产业、形成完善产业链时,如何补足制度基础“先天不足”短板。他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市场规划和风险预案,在关键环节给予补贴,并鼓励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参与,共同打通市场、产品、品牌、科研、企业生产、市场准入的全产业链,确保脱贫产业建得好、稳得住、可持续。(记者 吴文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