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中小企业的春天在于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时不我待。就在前不久,国内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山东省菏泽成武县大批中小企业因高息借贷而被逼入绝境濒临破产的事件,一时间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金融改革再度敲响了警钟。
山东成武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一个缩影。几年前,我就曾断言,垄断是当前最大的腐败,最大的内耗,也是最大的犯罪。如果再不打破国有垄断,实施改革,中国的中小企业将无路可走。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以中小企业日常消费为例,中小企业日常用的水,烧的汽油、柴油,用的电,花的通讯费,走的路等都是国企垄断,且成本高出国际成本的30%以上。中国的保险费用、银行利息费用等更是高出国际市场平均45%。国有企业的利益始终凌驾于中小企业之上,这让中小企业怎么活得下去呀?
中小企业生存难,究其缘由融资难问题首当其冲。在国内融资环境一塌糊涂的状况下,很多中小企业,因抵押担保、审批严格等高门槛被银行拒之门外,无奈之下选择民间金融机构的高利贷,但如此饮鸩止渴的背后更多潜藏的是风险。即便为数不多的中小企业历经周折,有幸争取到银行贷款,但利率之高堪比高利贷,早已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待还款期限一到,又不得不停止运作筹集资金还款,一旦侥幸获得续贷资格,尚能撑一口气继续运转,否则将直面死掉的风险。资料显示,山东成武这些中小企业陷入绝境的根源就在于企业所借资金在银行与民间借贷间相互流动时,被高利贷形成的黑洞所吞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金融改革多有描述。除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行注册制发行股票等外,《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此次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这意味着,长久以来被国家垄断的银行牌照将向民企解禁,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通道将被打开。
尽管这一利好消息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改革的曙光,但在我看来,此次金融改革阻力会很大,因为会触碰到既得利益群体,但力度大一点,总比力度小一点要好。同时,提醒大家,民营资本全面进入银行领域还为时尚早,仍需等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五年,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因为民营资本现在参与办银行最大的挑战来源于国有比重太大,谁先参与做银行谁就要先做好“牺牲”的准备。因为这中间会有一个“前仆后继”的漫长过程,只有等先行者们“前仆后继”得差不多了,民营银行的“艳阳天”才能真的到来。
没有健康的速度是最危险的速度,没有速度的健康也是最颓废的健康。在所有经济领域,风险最大的尚属金融行业。虽然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改革,但金融改革也不能泥沙俱下。当前多家民营上市公司蜂拥跨界投资办银行,盲目放大了机遇,忽略了风险。殊不知企业多元化既是“馅饼”也是“陷阱”。尤其对资源禀赋相对紧张的中小企业而言,盲目扩张、盲目建店、盲目做大,风险未得到合理规避,很容易陷入愈趋严重的债务困境,最终招致全面失败。
爱拼才会赢的时代拜拜了,会拼才会赢的时代到来了,今天的企业家要学会从爱拼走向会拼。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勇气可嘉,但也要看这只螃蟹该不该吃,能不能吃。不该吃的螃蟹万万不能吃。在一些空白领域例如90年代太平洋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率先推行BT模式那真的是第一个吃螃蟹;而金融领域早已不是空白,不是螃蟹了,都已成了大象了,这个时候盲目去吃,那就是“蛇吞象”,未免显得有些不自量力。
在此,提醒众多中小企业主,民营银行的设立万万不能草率行事、一蹴而就,必须先从风险角度考量和把控,做到三思而后行。如果一哄而起,风险凸现,将违背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
2012年我在上海创建的苏商资本就是本着这样一个思路来定位的。苏商资本作为“华佗论箭组委会”“五经”系统的财经板块其使命就是成就资本王国。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企业内部“银行”、财务结算中心。也就是说,“五经”系统所有的资金进出都要通过苏商,资金全部进入上海滩。这就意味着很大的资本市场,是真正的内部银行。从企业的内部银行逐渐走向外部银行,先内后外,既对内、又对外,实现由今天的“苏商资本”,逐步走向明天的“资本苏商。”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关系中小企业切身利益的金融体制改革能否攻坚克难,破浪前行,“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其关键依旧在于打破国有垄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期待着此次金融改革,中央能够步子再大一点,力度再强一点,落实再到位一点,争取早日还中小企业一个春花浪漫的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