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建好农机化生产道路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06.08.2015  18:42

  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一直得到仁寿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仁寿县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工作,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思路,按照四川省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技术规范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农村机耕便民道规划设计,逐步构建“进组、入户、到田”的农村机耕道便民网络,农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农机下田难”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为全县农机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县上成立以县委常委、副县长任指挥长的农建指挥部,在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县农机局也相应成立了农机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管理股、财务审计股和片区农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农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农建农机工作。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将各类项目专项资金打捆建设,共使用各类渉农项目资金3732.2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220.8万元,国土土地整理项目资金148.1万元,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资金7.8万元,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建设项目资金5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14.2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59.4万元,扶贫开发资金406.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8.5万元,其它项目资金57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国家投入825.9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166.74万元,县财政共对无项目建设的村道解决以奖代补资金739.56万元。二是农民自筹7722.7万元,争取捐助120万元。

  三是保障工程质量。坚持农民是机耕道建设的主体,始终坚持“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按照“一事一议”要求,把“建设机耕道、怎么建机耕道”交给农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农机部门牢记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深入实地现场规划、勘测设计,重点抓规划制定,方案落实,宣传动员,资金和质量监督,加强规划衔接,避免重复投资,实现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农民的主体作用相互结合,确保建设质量,并实行竣工验收制度,未经验收的工程严禁投入运行。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重建,绝不允许豆腐渣工程出现,做到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

  2014-2015年全县完成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507.6公里,共完成投资11574.9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资金3732.2万元,占总投入的32.2%,受益群众投入7722.7元,占总投入的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