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基础研究难获诺贝尔奖?

27.04.2023  08:25

  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诺贝尔奖这么少?

  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

  庄辞是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负责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科研人员申请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资助周期是4年,一共可拿到约60万元的项目经费,平均每年就是15万,“这意味着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可能都负担不起”。

  在“基本上没有实验、从事纯基础理论研究”的理论物理所,庄辞观察到,科研人员收入中有近40%需要从科研项目中支出,这就导致如果不争取项目就没办法保障自己的收入水平,“甚至在北京的租房压力都很大”。

  她感慨,基础研究领域能做出成绩、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一般是30多岁,而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却困于“追求短平快项目”的浮躁内卷之中。

  今年2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召开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闻会上坦率称,解决“卡脖子”技术短板,需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找。3月,国务院发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中,科技部重组位列改革工作首位,也再度让人们聚焦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的基础研究向何处去?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激烈的项目内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已连续多年在两会上呼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研究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差距。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中国当下的基础研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其特点是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项目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项目分布在科技部、基金委等不同科研管理机构中,每类项目对应不同的资助额度和周期,项目评审也由政府机构组织临时性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这种竞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优中优选。

  一切围绕项目的资助体系中,研究机构的运营、选题方向及科研人员的工资薪酬都和项目直接挂钩。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了“凑人头费”,也就是给课题组的学生和博士后发得出工资,还必须不间断去申请新的项目,造成一定的重复资助。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一拿到项目就有钱、没有项目收入很低”的现象在大部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很普遍,因为财政每年一次性提供的基本事业运营经费“只能保底”。比如在高能所,这笔钱主要用于“给员工发基本工资、基础的基建和修缮、水电支付等”。王贻芳说,高能所基本是靠竞争性经费活下来的,从研究所(课题组)的科研经费来看,竞争性经费占比几乎是100%。

  根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22年部门预算》,2022年初,高能所支出总计25.7亿元,其中基本支出4.38亿元,占17.04%;项目支出21.04亿元,占81.80%,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的运营和科研经费中超过80%来自竞争性项目。在理论物理所,2022年的预算也显示,项目支出占比接近70%。

  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此,理论物理所90%以上引进的人才都有“人才帽子”,比如“优青”“杰青”或“百人”“千人”,这些都是分属基金委、中科院、中组部的人才项目,3~5年内会“自带”几百万元的经费。如果没有这些“匹配经费”,仅靠研究所自身,很难让科研人员组建研究团队和维持相对体面的薪资水平。即使如此,目前理论物理所的现状仍是:很多科研人员根本招不起博后,项目经费较充裕的人一年可能也仅能负担一名博后的费用。

2021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园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超快电镜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在调试设备。图/新华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国家三令五申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要“破五唯”,尤其不要“唯帽子”,但问题是到了基层,无论对科研人员还是研究机构,都是凭“帽子”发钱,不可能不重视,甚至研究机构为维持自身更好运营,也会鼓励研究员多申请各类人才、科研项目,单位内部的排名或奖惩也都和项目直接挂钩。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等在2021年发表的《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9.4%。相应地,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压力逐年增加。

  “现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科研项目内卷局面。”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绩效为导向的资助体系设计是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让科研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在一个推崇竞争和排序的科研支持体系中,最后一定会形成“马太效应”,“已经拿到项目的人越拿越多,少数头部科学家经费充足,但还是不停申请经费”,真正应该得到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在成长期却可能被边缘化。

  2018~2019年间,时任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的郑晓年到中科院各所调研,发现“存量资金”比较大,且科研人员不愿意花存量经费的现象很普遍。“我问科研人员,你为什么把这么多钱留在手上,他说我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争取到经费,没经费就没绩效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2018年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杨卫曾指出,对于有限的、且增幅逐渐减少的科技资源,我国科学家目前通过相互竞争,呈现的是一种近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然而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应当是宽松型博弈状态,能鼓励更多自由探索,激发颠覆性成果。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2021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公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记录到1400万亿电子伏特(1.4PeV)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有助于进一步解开宇宙线的奥秘。图/新华

   最基本的稳定

  如何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把“冷板凳”坐热?

  作为中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的最主要资助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6年专门开辟了一类更长期资助——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其目标是“聚焦前沿、突出交叉”,主要资助对象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牵头的多学科交叉团队,进行“五年+五年”的滚动支持,最初每五年提供2亿元经费,如今降为6000万元,但相应扩大了资助范围,每年支持的团队也从三四个逐步增加到十几个。

  对于该项目的设立,基金委原主任杨卫解释,除以竞争性支持为主外,对科学研究需要考虑稳定支持的模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金委启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计划围绕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向,对跨学科的大型科研群体进行约10年的稳定支持,每年资助研究经费超过3000万元,以期待在我国基础研究地貌图上隆起学术上的“世界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负责的“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成为2016年首批获得该项资助的三个项目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该项目经费管理比较宽松,但问题是这种项目太稀缺了,这虽然是一种稳定支持的模式,但本质上仍是一类竞争性很强的项目。庄辞也认为,这类项目支持的比例非常小,仍是面向极少数人,目前竞争已趋白热化。

  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国外顶尖机构是怎么做的?2019年,中科院组织了一个考察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世界知名基础研究机构,总结他国经验,探索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研究科研组织模式,庄辞参加了这一项目。

  她到访的第一站是日本,并先后参观了东京大学卡弗里数物联携宇宙研究机构(IPMU)和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她发现,日本科研人员的薪酬体系和项目经费是基本脱钩的。所谓科研项目经费只能用于组织学术活动和开展学术交流,不允许用于薪资。相应地,政府会给高校和研究所提供充足经费来保障科学家收入和博后以及学生的工资,无需科研人员自己承担。

  正因如此,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经费宽裕与否并不影响其招聘学生或博后,招聘只看学术水平,比如IPMU为招到全世界最优秀的博后,提供了一份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另一方面,青年科研人员也可以自由选择博导和合作导师,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而不必担心导师是否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日本科研人员都不存在非得申请经费才能维持团队存活下去的压力,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静做学术的长期稳定的环境。为什么日本的诺奖得主这么多?因为他们的科研生态不急功近利。”庄辞强调。

  曾当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的周忠和认为,真正对基础研究有益的长期稳定支持,不是项目式的稳定,而是给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最基本的稳定”,即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薪酬,这应该是由财政兜底的。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每年给研究所提供的稳定运行费太低,造成稳定与竞争性经费的比例失衡。

  庄辞调研后发现,日韩研究机构从政府处获得的稳定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约为70%,在加拿大著名的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政府稳定支持比例更是能达到80%。她希望,在中国,对理论物理所这类从事纯基础理论研究的机构,稳定支持的比例至少应在70%左右。

  其实,中国学者多年来一直呼吁提高稳定经费的支持比例,但由于整个体制存在对以竞争性经费为主体的路径依赖,无论科研工作者还是管理者,对稳定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

  李亮认为,稳定经费支持涉及到资源的调配,落地过程中可能会有复杂的博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支持比例是多少?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的研究领域,很多发达国家能达到70%~80%的比例,中国很难一下子提升到这一水平。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分析说,目前的科研机构资助模式对于科研机构类型差异考虑不够,没有区分度。

  “我建议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区别对待,对一些比较前沿、需要从更长远去布局的学科,比如高能物理,稳定支持的比例可以高一点,而对一些非常成熟且有强应用前景的学科,以竞争性为主的经费模式更佳。”李亮说。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王贻芳指出,要从总体上推动稳定经费改革,就要从中央财政中额外划出一笔稳定支持经费,具体到如何落实,匹配给谁,怎么定义基础研究机构,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中央层面去统筹协调。本轮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中央科技委员会或是一个解决经费问题的很好契机。

  穆荣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最好先由中央科技委对国家科研机构进行定位优化,明确要在哪些领域增加稳定支持,“一定不能盲目、轻易地去增加稳定支持”。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都采用“竞争性项目制+稳定的机构式资助”的双轨模式,但不同国家各有侧重。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机构式资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体制比较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不过大部分科研人员能获得一份“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由政府兜底,与项目关系不大。多位专家还注意到,近年来,各国都存在逐渐强调竞争性资助,弱化稳定资助的趋势。

  王贻芳建议,可以先选取几家中央直属基础研究科研单位进行试点,依照其过去获得的竞争经费,按大约10%比例增加额外的稳定支持经费,“既能维持现有体系大体不变,也可以部分克服过度竞争的弊端,这种差异化的支持方式将带来新的效益。”他解释。庄辞也认为,改革应从小切口开始,逐步推广。她认为,科技部正在部署的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早在2021年,时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就透露,科技部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对未来十年国内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并决定在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据了解,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具体建设方案原定今年4月左右公布。

  在庄辞看来,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定位要足够高,可以依托具有良好基础的研究院所或高校去建设,政府给予足够丰裕的稳定支持经费,一种理想的运行模式是参照日本“世界顶级国际研究中心(WPI)”计划。

  日本在常规机构式资助外,创设了一种颇具“竞争性”的特殊稳定支持模式。2007年起,日本开始为一些经严格筛选的基础研究顶级机构提供10~15年的长期稳定资助,每个机构每年约有5亿~20亿日元的政府专项拨款。入选WPI的中心每5年要进行一次严格评估,根据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支持,评估标准很高,比如未来10年能否取得世界顶级的成果,能否聚集7名以上世界顶级专家,课题负责人中的外籍科学家是否达到20%等。

   科研的自主权该给谁?

  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所长王晓东看来,当下中国科研经费管理体制陷入的困境,背后还有一个更深的底层逻辑:科研的自主权到底该给谁?

  王贻芳指出,当下,以竞争性项目制为核心的科研管理体制中,科学研究的一切组织事宜由政府的项目管理官员来控制,他们拥有立项、组织评审、审批等权力。这种管理体制相当于中央部委直接管理课题组,完全忽略或跳过了关键的中间层——科研单位。这与大多数国家的科研管理模式不太一样,没有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专家的作用。“本质上其实是不相信科学家。”他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某基础研究所所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各类项目来源不一,都有各自管理部门,比如科技部、基金委等。研究所对科学家所在的课题组只有保障义务和财务管理责任,但因为项目不是自己选的,所里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权力对项目任务进行调整,同时也不对项目的缺失或对错负责。

  该所长称,在一个科研单位缺乏自主权的体制下,研究所像一个大卖场,课题组只是借这个平台挂靠一下,然后从项目经费里拿出一部分给所里交“租金”。庄辞打了个更形象的比方:“科学家变成了雇佣军。

  这种“雇佣军模式”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项目选择方向的失衡和错位。站在科研单位角度,其对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选择缺乏决定权,自身也没有足够资源布局。“有时单位想上的项目没有被批准,不太想上的反而被批准了,感觉项目能否被批准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所以干脆就把所有想做的、不想做的,着急的、不着急的项目都一口气报上去,看哪个能中。这就是为什么基础研究多年来的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为选题并不是最好的,只能出小成果,出不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前述基础研究所所长说。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正面临这样的困境。在该所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有一个重点布局方向是关于可控核聚变中的理论研究,这也是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但庄辞说,研究所现有资源很难在这个方向上引进一批优秀的人才。“所里非常希望能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重大核心问题做一些布局、组织攻关团队,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无奈说道。

  王贻芳建议,应给予科研单位充分自主权,将科研经费具体分配、使用权下放给研究机构。只有研究所自己才有专业能力判断,什么是领域内真正前沿和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从0到1”的原创性项目?站在整个机构统筹的角度,什么是未来3~5年或5~10年应该重点聚焦的方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由所长充分征集科研人员的建议,并平衡好各方不同需求后再确定。“对基础研究机构而言,必须要有相当比例的项目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目前所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聚焦方向,每个课题组都是直接和科技部、基金委签合同。

  另一方面,身为“雇佣军”的科学家自身也受限于项目预算的严格限制,没有足够自主权。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般申请到经费后,即使是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自由调剂权也很有限。一些小的调剂权,如设备费外的差旅费、国家合作交流费等有变动,负责人可以自主调剂,但遇到想采购的设备买不到、设备涨价太多的情况等大变动,仍需要层层上报给基金委、科技部等项目管理部门,等待审批通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是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他分析说,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席科学家也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在评定职称、工资和绩效等方面,都要归所属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

  因此,在这样一个互相嵌套的科研管理体系中,作为科研管理机构的政府、负责组织研究的科研单位和一线科学家之间,权责是模糊和失焦的。“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全国多地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后,项目经费实行定额包干,只定总量,对执行细节不做约束,本是为了放权给科研人员,但现实中却起到了反向刺激,让人们想申请更多项目的原因。”周忠和说。

  一个真正实践“自主科研”的研究机构是什么样子?

  2003年,作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开始筹建,其目标是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王晓东是北生所第一、二任所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北生所目前每年能获得2.5亿元的稳定经费支持,分别来自北京市、科技部和清华大学。北生所实行理事会下的所长负责制,行政、财务完全自主。

  作为所长,王晓东不会对科研人员进行任何干预,各实验室主任拥有绝对研究自主权和人才招聘自主权,在头5年,每个实验室都能均等从所里获得200万元/年的匹配经费,课题组负责人无须为了经费而申请任何项目或争任何“帽子”,团队的博士生工资也由研究所承担。

  但绝对自由下,也有绝对的残酷。北生所内部评估非常严苛,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标准为学术成果是否有足够国际影响力。受邀参与评估的“国际小同行”数量至少10人,需要匿名书面回答三个问题:依据过去5年工作,北生所的课题负责人在你所在的研究所、大学能否得到晋升?这5年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对你所在的科研领域产生影响?课题负责人所做工作和今后打算要做的事情,能不能使其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第一次评估,前两个问题必须通过;第二次评估,三者都要满足。首次评估通过后,实验室经费升至每年300万元,如果评估失败,实验室主任和手下全部人员都要离开。“所以我们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实验室主任的权责利是一致的。”王晓东说。

  在他看来,真正的基础研究,多数是以稳定经费、严格评估这种方式推动。稳定支持前提下,一个科研管理系统如果缺乏完善内部评估体制,没有淘汰,很快就会陷入“养懒人”“吃大锅饭”的泥淖,每五年进行的一次严格小同行评估可以从制度上杜绝这点。“坦率说,专业的基础研究机构是不能养人的,每个科研人员一定都像运动员一样参与残酷的全球竞争。

  这种模式下,近年来,北生所在细胞程序性死亡、感染与天然免疫等多领域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20年过去,它仍是中国科研体制内的“特区”,模式没有得到复制和推广。

  如今,北生所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王晓东说,北生所二期已经落成,实验室还要继续扩张,后续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这些钱从哪儿来,仍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北生所现在是否还承担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它到底是一家什么性质的研究机构?这些都还没有定论。

  对北生所的未来,王晓东的希望很简单:“它如果真的能成为中国一个正常的研究所就挺好。

  对于“什么是正常”的提问,王晓东说,“就像北生所模式与国外大部分研究所模式没有本质区别一样,大家不觉得北生所有多么独特,就是一群科学家在好奇心和荣誉驱动下去做自己的事,他们在意的也是中国顶尖的学术水平能产生怎样的国际影响力,而不是自说自话。

   自由探索还是需求导向?

  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的第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2018年11月16日,国际顶刊《科学》罕见发表了一篇评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改革的社论。文章称,基金委从2018年下半年开启的全方位改革“反映了全球科学与技术研究范式近年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跨学科研究凸显重要性”。

  基金委改革明确了四类研究的资助导向:鼓励探索,突出原创(Ⅰ);聚焦前沿,独辟蹊径(Ⅱ);需求牵引,突破瓶颈(Ⅲ);共性导向,交叉融通(Ⅳ)。社论对这一分类有着精准的概括:好奇心驱动的研究、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社会所需的研究、应对重大挑战的跨学科研究。

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图/视觉中国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5%以上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需要区分所属的科学类别。记者查阅2019~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于受理情况》年度报告后发现,四年间,申请项目中,选择第二、第三类项目占比不断上升,一、四类项目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全部提交的294300多项项目申请中,选择第三类“需求牵引”的项目最多,占申请总量的45.14%,第二类“聚焦前沿”项目比例是44.57%。与之相对,第一类“鼓励探索”项目仅有5.05%的人申请,但回到2019年,这一数字还是17.98%。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起,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推动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基础研究同国家利益相联系,在任务驱动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亦随之兴起。

  多位专家认为,国内当下现实中“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更加重视需求导向型基础研究,纯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被相对弱化。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认为,基础研究中有一类,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应用场景,比如寻找质量的来源或正反物质不对称起源,这些问题是关乎宇宙发展和演化的终极问题,不能用简单需求去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过于强调“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的二分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是漫无目的的,实际上,其目的是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

  “17世纪,莱布尼茨提出猜想:人类逻辑思维是否可以符号化?这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开端,19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为解决这一猜想,发明了布尔代数。20世纪中叶,‘信息论’之父香浓把布尔代数和数字电路联系起来,从电路设计到后来的集成电路、芯片都受此影响。这就是无用之用。”周向宇说。

  王晓东说,应该把这种“真正顶尖的、为全人类作贡献的探索性科研成果”当作国家的名片。人类的知识是有边界的,需要有一部分人去探索如何突破边界。“只有依靠好奇心和英雄主义驱动,才能去做这件事。社会需要营造一种支持英雄主义的科研环境。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些年一直没有涌现出重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这就是房间里的大象。

  “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往往是未经检验过的全新概念的前期研究,具有高风险、难以预测、跨学科等特点,专家通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建立在评审专家共识基础上的传统项目模式并不适合资助这类项目,需要探索新的“非共识”资助模式。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最主要渠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起开始设立“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相关学部审查通过后,可获得1~3年的资助,每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李亮认为,这是一种很有益的尝试,但步子仍迈得太小,每年通过的原创推荐项目很有限,“多数通过的项目背后都由院士推荐和支持”。杨卫建议,基金委应继续夯实推荐者的责任,进一步扩大项目资助额度,容忍一定的失败率,并采用滚动式支持,“重点不在于你支持了多少项,而是确实支持了一些好的项目”。

  周忠和表示,基金委还应扩大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和资助强度,其单项资助强度曾一度达到八九十万元。近几年,基金委资助资金的总池子逐年扩大,但面上项目被其他各类项目所稀释。2021年,基金委面上项目总资助金额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拨款的49.3%,十年前,这一数字能达到66.5%。

  本轮机构改革后,原属科技部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被划入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可能是一种信号,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增加前沿引领技术研究开发与创新的资助功能。

  穆荣平认为,科研资助模式应该是一个“喇叭口形”,在“入口”处,应尽可能资助数量足够多的高风险、探索型小项目。随着对某个科学问题的认知越来越清晰,逐步聚焦到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资助项目数量逐步减少和资助强度同步提升。当研究开发聚焦到重大应用目标并有相当积累时,需要更加系统性、高强度资助,此时科技领军企业实质性参与至关重要。越往后端越聚焦,企业参与积极性越高,到“出口”处,企业自身就有动力出钱资助,不需要政府资助。

  “因此,在‘入口’处的基金委在资助时如果过度强调目标的清晰性,则容易导致项目前瞻性不够,相当于喇叭口一开始就收得非常小了,但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必须有一个非常大的喇叭口。”穆荣平说。

  专家建议,随着中央科技委成立,下一步应从顶层设计上理顺整个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对同类项目进行清理,明确不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定位,比如基金委更聚焦原创性或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以长期滚动资助为主;科技部负责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重大专项和国家实验室,抓大放小,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杨卫曾提出了对中国基础研究的三个总体目标:2020年达到“总量并行”,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可与其他科技强国相媲美的里程碑式贡献;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

  “现在来看,2020年实现学术产出总量并行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但当时还有一个期望,即投入到基础研究的资源可以与欧美大体相当,后来这点没能完全实现。2030年实现贡献并行目标预计会有一定的难度,当初预测时对全球科研合作的预测显得过于乐观,对2050年实现源头并行目标也还要再观察才能判断。”杨卫说。

  中国的基础研究向何处去?杨卫说,还是要回归本质,在有较充足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让喜欢自由探索的科学家自由探索,想要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家继续为国出力,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从事基础研究的荣誉感。

  发于2023.5.1总第109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中国基础研究向何处去?

  记者:霍思伊([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