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今年已有超过1500亿的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
5月16日,二季度全省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涉及项目17个,投资额超过760亿元。
而在一季度,也有投资达750亿元的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至此,今年以来,四川已拿下超过1500亿元的项目。
过去4年,四川交通建设年投资超过1300亿元。从投资规模、热度来看,今年完成投资仍将保持上千亿元的势头。巨额投资是如何被拿下的?四川省又将如何高效完成这些投资?
A
规划在前
挂图作战促项目落地
虽然刚刚才有一批项目“上马”,但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并未放松下来。
办公室办公桌后的小黑板上,贴着《2017年确保开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目标进度表》《2017年重点储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目标进度表》,分别用图示、图表的方式标注,什么项目、有哪些流程要审批,一清二楚。“我们也要‘挂图作战’。”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
这图表,既是清单,也是“作战图”——对每一个项目倒排工期,按照计划开工的时间,将必须取得的前置条件,以月为单位逐一罗列。
“按照这个计划表,今天预计有12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开工里程超过1000公里,与去年相当。”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今年都是“项目年”,这两年抓好了项目的落地,就能为“十三五”后期项目建设打好基础,确保实现2020年底建成8000公里高速公路的五年计划目标。
从计划来看,今年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中,有一半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比如荣昌至泸州高速、成都“三绕”(成都经济区环线)北段 、宜攀沿江高速等。
据介绍,四川省抓住2013年国家公路网调整的时机,提前研究,超前谋划,努力争取,新增了4700公里高速公路、1.2万公里普通国道进入国家公路网规划,这两项指标都位于全国第一。这样,四川省国高网规模增至8000公里、普通国道达1.8万公里。“纳入国家路网规划项目的推动实施,带动了更多省级项目的实施。”
B
面向市场
创新采用多种模式招商
在第二季度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中,“三绕”北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因为这是成都“三绕”的最后一段,也因为这是交通运输部首批、四川省首个采用“BOT+政府补助”建设模式的PPP项目。
与传统的 BOT 模式不同,“BOT+政府补助”模式将由政府对中标业主予以补助,减轻其资金压力,推动项目尽快“上马”。
“现在,所有的高速公路项目首先推向市场,用市场手段来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外经处相关负责人说,高速公路项目一旦拿到相关批文、可以招商的,均向市场开放。
随着高速路网向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延伸,建设成本也越来越高。为有效吸引投资者,今年,在PPP模式之外,四川省推出“捆绑招商”的方式,创新性地将多条高速公路“打包”,作为一个整体项目推出。
“就是俗话说的‘荤素搭配’。”省交通运输厅外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效益好的高速公路和效益不好的高速公路“捆绑”,让投资人“能算得过来账”,增加项目的吸引力。这一方式也将突破市州界限,把位于不同市州的项目进行“打包”,体现“全省一盘棋”。
目前,四川省已推出8个高速项目、3个“打捆包”,共874公里,总投资规模1076亿元。虽然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还未完成,但已经有不少投资人表现出了兴趣。
不仅仅是高速公路,二季度开工的11个普通国省道项目中,也有不少项目采用更为灵活的PPP模式建设。包括连接眉山市天府新区青龙、视高两大重镇的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新建设的成雅快速通道(成雅段)等。
“这些新的建设模式,有效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促进新的、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项目快速‘上马’。”省交通运输厅外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C
建信用体系
强化对投资人履约的监管
“广元至平武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重新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5月17日,这条信息挂上了省交通运输厅官方网站。简短的信息后,是一波三折的招标历程。
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广平高速公路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出九寨沟最便捷的通道。它东起兰海高速骑马枢纽互通,经广元市青川县和绵阳市平武县,西接绵九高速平武枢纽互通,将北京至昆明、兰州至海口、绵阳至九寨沟、恩施至广元等高速公路联为一体,形成四川旅游大环线。项目采用“BOT+政府股权合作”模式建设,招标文件中明确,政府将出资5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
虽然新的建设模式吸引了社会资本进入,但因中标者放弃,项目前后经历了4次招标。新中标的候选人尚在公示中。
反复招标,政府资源造成了浪费,但因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这种不诚信行为,政府部门并没有制约性手段。
记者了解到,针对不履行中标义务、资金到位不及时等现象,四川省拟建立投资人信用管理体系,强化社会信用对投资人履约行为的监管。该体系建成后,将对投资人履约情况进行打分,促进建设按进度推进。对不诚信的企业,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或将不诚信行为“抄告”企业母公司、其他兄弟省份,形成惩戒机制。目前,信用管理体系的相关制度正在制定中。
责任编辑:李娟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