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幅从1%扩至2% 央行称不会致大幅贬值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从1%扩至2%
系1994年以来第四次调整;央行表示,幅度扩大不会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央行昨天宣布,自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这是时隔两年后央行再度扩大汇率波幅。
市民换汇每日差价扩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扩大至2%,就是说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以3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1346为例,其当日的汇率波动不得超过6.0119—6.2573这一区间。
同时,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这对普通市民来说,一天之内不同时间去银行兑换外币,价格可能会差别很大。
这是1994年以来央行第四次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波幅。1994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0.3%,2007年扩至0.5%,2012年扩至1%,这一浮动幅度已执行2年时间。央行表示,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适应能力,有步骤地推进,调整幅度在各类市场主体可承受的范围内。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这一决定符合预期,但幅度低于此前预计的2.5%-3.0%,显示出当局依然较为谨慎。
央行将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简单地扩大浮动区间意义不大,真正让市场在汇率形成机制发挥作用、形成富有弹性的汇率,更主要的工作有三项:一是放松实需原则,允许投资投机性的外汇交易;二是退出常态式干预,放手即期交易做市商来做市;三是发展交易更加规范透明的交易所市场。如果市场自身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得到拓展,单单放大波动区间,汇率的弹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强化市场的一致性单边预期,导致汇率超调,对实体经济不利,也会导致跨境资本更异常的流动。
在此之前,央行通过设定每日的中间价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央行昨天称,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焦点
人民币持续贬值过程结束?
前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连续的贬值引发关注。央行昨天表示,扩大汇率波幅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的制度安排,与人民币汇率升贬没有直接关系。双向浮动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升值和贬值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种趋势,应当更加关注中长期的趋势。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着单边升值的走势,至今已累计升值超过30%。央行称,随着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未来人民币将与国际主要货币一样,有充分弹性的双向波动会成为常态。市场各方参与者对汇率波动应理性看待,积极应对。当然,如果汇率出现异常大幅波动,央行也将实施必要的调节和管理,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
鲁政委认为,央行扩大汇率波幅意味着年后人民币持续贬值过程基本结束,由此进入双向浮动阶段。
扩大汇率波幅对企业影响几何?
从固定汇率到现在波动越来越大的浮动汇率,我国企业面临更大挑战。
不过,相比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汇率无论是浮动幅度还是实际波动都是比较小的。从全球范围看,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汇率是自由浮动的,其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其货币汇率的浮动幅度也比人民币大得多。
交通银行研究报告称,2%的汇率波幅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不大,不会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显著冲击,并会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风险意识。
央行称,2005年汇改以来,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手段更加丰富,应对汇率波动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适应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能力显著提高。总体来看,扩大浮动幅度有利于企业和居民更加重视汇率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价格要素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宏观经济的弹性。
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原标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从1%扩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