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新政实施以来 30岁及以下的青年“蓉漂”占八成

06.05.2018  09:25

  根据统计,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短短10个月,在蓉落户的本科以上人才已累计达到17.62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0岁及以下青年人才是当仁不让的落户主力军,以14.14万人占人才落户总数的八成。

  在4月28日举办的“蓉漂人才日”青年人才特大型招聘会上,一组数据也引人注目——招聘会9224个岗位吸引了1.8万人入场,而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外地户籍人才占比超过了六成。

  从这两组数据,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成都对于人才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同时来蓉人才整体上呈现年轻化、高质量的特点。

  那么,追根溯源,数据的背后,是什么支撑起成都城市吸引力,是什么让千万青年人才争相来蓉?也许奥北环保创始人汪剑超的一句话代表了广大“蓉漂”心声,“成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机遇无限、平台广阔,可以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成都为蓉漂创造优质人才发展生态

  核心提要

  《第一财经》杂志近日新发布的新一线城市排名,成都再次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

  根据鲸准数据、创头条、智联招聘统计,截至2018年1月,成都拥有298个创业平台,平台数量和融资规模仅次于一线城市,是创业环境最好的新一线城市

  4月28日,“蓉漂人才日”青年人才特大型招聘会上,吸引了1.8万人到场,外地户籍人才占比超过了六成

  数据显示,2018年,春季求职期间城市竞争指数排行榜上,成都已超上海跃居全国第二,成为最受求职者追捧的新一线城市

  7年前,汪剑超辞去了微软工程师,毅然决然离京赴蓉,成为了一名“蓉漂”。“那时,成都在筹谋垃圾分类的超前意识吸引了我。”于是,一座致力于绿色环保的城市,成为了汪剑超对成都的第一印象。而他,也投身到了成都的环保事业,从加入绿色地球到创立奥北环保,汪剑超的垃圾分类事业,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

  现在,奥北环保已经在不少学校、社区、企业进行了试点,也在去年8月完成了首次融资。汪剑超坦言,这离不开成都对新事物的包容,对初创者给予的支持。

  这并非虚言,以奥北环保所在的成都高新区为例,就是以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为青年创业者所称道。记者了解到,针对青年创业者,成都高新区将按照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风险,围绕人才的实际需求,提供涵盖科技服务、载体、投融资、公共技术平台等功能的全要素孵化培育服务。

  在成都,对青年创业者的支持,各区(市)县可谓百舸争流、“各显神通”,在全市范围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成为了吸引青年人才来蓉创业的关键,像汪剑超这样的“蓉漂”故事,可以说每天都在这座城市上演。

  这从《第一财经》杂志近日新发布的新一线城市排名,可见一斑。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成都不负众望再次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其中一组指标尤为亮眼——在未来可塑性指数上,成都以100分领衔15个新一线城市。众所周知,创新能力是城市可塑潜力的重要一环,初创公司是最主要的创新主体之一。据鲸准数据、创头条、智联招聘统计,截至2018年1月,成都拥有298个创业平台,平台数量和融资规模仅次于一线城市,是创业环境最好的新一线城市。

  当然,更多青年人才来蓉发展,期待的是一份有职业前景和上升空间的工作。在“蓉漂人才日”青年人才特大型招聘会上,外地户籍人才占比超过了六成,来自湖南的千翔就是其中之一。“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成都的‘东进’区域对我来说就是一片‘热土’。”25岁的千翔一早就看准了“东进”机遇,求职目标直接瞄准了城市建设类国企。

  从市人社局编制发布的《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18)》来看,成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以及新经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自贸区建设、农业科技中心等重点领域,都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急需专业人才涌入。而这样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自然受到了青年人才的青睐,数据显示,2018年,春季求职期间城市竞争指数排行榜上,成都已超上海跃居全国第二,成为最受求职者追捧的新一线城市。

  成都为蓉漂打造完备政策激励体系

  核心提要

  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短短10个月,在蓉落户的本科以上人才已累计达到17.62万人

  在首批发放仪式上,296名在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和“蓉漂计划”专家等拿到了“蓉城人才绿卡

  今年,我市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面积将达883万平方米、12万套左右

  针对来蓉应聘的外地大学生,提供7天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目前已在全市22个区(市)县分别建立青年人才驿站

  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根本依托,招才引智的“爆发式”增长往往需要一个引爆点。成都将这个“引爆点”提前到了去年7月。通过重磅出台“人才新政12条”,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成都人才“磁铁”效应快速显现——短短10个月,仅在蓉落户的全日制本科以上人才已累计达到17.62万人。

  细细梳理成都“人才新政”政策条目,不难发现政策按照“全人才观”的思路覆盖了各类人群。其中“先落户后就业”,放宽人才落户限制,是覆盖最广也是最受关注的人才激励政策。

  落户政策具有很强的便利性,是青年人才的普遍感受。“没想到,我也能凭人才政策落户,而且落户手续这么简便。”在成都7年的岳阳,属于本次新政覆盖的高技能人才,仅凭单位推荐证明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完成了落户。而对于全日制本科以上的青年人才,落户材料则简化为仅凭一张毕业证,让广大“蓉漂”直呼“零门槛”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人才之外,新政还为高层次人才量身打造了一张“蓉城人才绿卡”。在去年9月举行的首批发放仪式上,296名在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和“蓉漂计划”专家等享受到了“蓉城人才绿卡”带来的专属福利。

  “先安居后乐业”,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是成都人才新政的又一大亮点。通过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提出了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和企业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成都市规划5年建设29万套人才公寓,今年,我市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面积将达到883万平方米、12万套左右。同时,针对来蓉应聘的外地大学生,提供7天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目前已在全市22个区(市)县分别建立青年人才驿站。

  “为了激发人才红利,提供城市发展动力,各地对优质青年人才的争夺已成为新常态。”根据新发布的成都人才竞争力指数,智联招聘副总裁刘东分析道,与杭州、南京、天津等新一线城市相比,成都经济活跃、生活安逸,平均薪酬与房价差距较小,各类“蓉漂”人才对在蓉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较高。“通过对成都未来发展方向、人才流入大数据地图的分析,智联招聘预测,成都市的人才吸引能力将越来越强。”刘东说道。

  本报记者 徐璨 摄影 张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