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吴广宁:让人才“进得来、呆得住”
“‘人才强校’主战略,不仅是找到了强校的方向,更是抓住了强校的关键!”
“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是时代趋势,也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必然要求,由衷地期盼学校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质的飞跃!”
自博士后出站以来,吴广宁教授已扎根交大十五载,逐步地搭建起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科研团队。谈起学校的复兴和发展,原本已被仪器设备填满的高电压实验室被吴广宁对交大的那份热切希望充溢得更满了。
引进人才,让人才“进得来、呆得住”
自1999年初,从韩国博士后出站后,吴广宁选择了西南交通大学施展自己科研求索的抱负。“其实,早在1997年博士毕业时,我的恩师曾希望我留校,并许诺了教授、长江学者等一系列优厚条件,但最终因缘际会,我来到了西南交大,缘分吧!”谈及当年西安交大谢恒堃教授对自己的教诲和希冀,吴广宁依旧难以割舍。既来之,则安之,自来到交大的那一天起,他便扎根在交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到今天已经足足十五个年头了。
关于引进人才,吴广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应该明确“引进什么样的人才”,每个学科和团队宜结合现状,根据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找准着力点来引进人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力引进国外和C9高校人才,尤其是积极从名校、名师团队中物色适合人选,可以大大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其次要为人才“筑好巢”,努力创造他们潜心研究的环境,积极改善软硬件等方面的条件,让他们真正把身和心都植根交大,这样才能切实为学校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解决好“如何评价人才”的问题,引进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后续的配套措施以及保障非常重要,应该制定好引进人才发展的目标和规划,逐步明确引进人才的要求和考核,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培育人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
“本土人才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都是以‘交大人’自居和自豪,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现学校的振兴升位,依靠的主体还是本土培育的人才。”吴广宁谈到,怎样培育好本土人才也是下阶段的重要课题,组建和加强科研攻关团队建设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抓手。
“积极探索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与本领域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分步实施战略,加强机构间科研人员的互派和互访,增强团队成员在高层次学术交流中的熏陶,按照学校学术期刊分级的要求,逐步在国际级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增强团队的后续竞争力,从而提升科研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和整体科研实力,最终才能提升团队和学校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谈及对本土人才的培育,吴广宁对未来满怀憧憬。
优势互补,形成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合力
引进人才,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科研功底,在本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在发表国际级别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上具备一定的优势等。较之于引进人才,本土人才同样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与交大荣辱与共,对交大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就是在国内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以电气学院为例,在电气化铁道方面具有其他学校难以比拟的校友资源和竞争优势。吴广宁谈到,“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如果把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特长,让‘偏才’、‘怪才’在团队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各方力量在团队合作中互补,最终打造出的一定是‘上能顶天,下能立地’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早年电气学院创始人曹建猷教授被引进学校以后,带领着一批本土教师,从零干起,边学边教,为我国铁路电气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开路先锋和技术骨干。”提起前辈,吴广宁深受鼓舞。
不过,吴广宁坦言,“怎样找准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合作的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难题。只有努力探索深入合作的长效机制,集聚各类人才携手并进,真正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为交大赢得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注入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真正提升交大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
埋头苦干,厚积而薄发
“我当年是以教授的身份引进的,据说这样直接破格晋升职称在交大是前无古人的!”谈及当年,吴广宁也是满怀感激。不过,虽说是以教授的身份工作,但科研工作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步入正轨的。刚开始,没有课题,没有学生,也没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后来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一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后来组建了西南交大高电压与绝缘学科的科研团队,团队先后获得了2007年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个人简介: 吴广宁,1969年生,西南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高电压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在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过电压防护、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与安全评估、电气绝缘的设计与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就,出版了专著2部,教材4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28篇,其中168篇被SCI/EI收录。依托上述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