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盆景第四代传人:经营20亩花田 掌管上千万盆景
2月12日,本报记者走进都江堰安龙镇盆景村,技师正在修剪盆景。
吴红林院中精心雕琢的盆景。
距离成都48公里的一隅,相思河水静静流淌,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都江堰市安龙镇。上百年前,这里的村庄拉开了川派盆景的大幕,卉景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川派盆景第一村。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古朴严谨、虬曲多姿的盆景。栽在盆子里,种在田野里,一株株造型别致、集雅、趣、美于一身的景致,与白墙红瓦构成一幅别致的画卷。
它们,或几百年,或几十年,或几年,一圈圈年轮记录了一个个植物界中的奢侈品的成长史。徐徐而来的春风,吹开了海棠,吹绽了红梅。阳光下,川派盆景第四代传人吴二哥(吴红林)正精心侍弄着他满田的宝贝儿。这位传人,14岁独立制作出首个盆景作品,16岁做了一笔一个火车皮的盆景生意,26岁独自创业,到如今经营着20亩花田,掌管着上千万元盆景资产,他和这里的村民正演绎着一个个财富传奇……
镇院之宝
上百万罗汉松从不外带
走进吴二哥的家,就走进了一个盆景王国。
海棠、梅花、银杏、紫荆、罗汉松、金弹子等花木,分别住进盆子里或石缸里,它们有的桩头古朴,有的花香四溢,有的树型三弯九拐却总能让树冠与树根保持垂直,有的显露了名山大川的高、悬、陡、深……
步入院子10米处的右侧,一株上百年树龄、长在石缸里的雀舌罗汉松是吴二哥的最爱。它只有120厘米高,体态丰盈,树型自然,墨绿的松叶指向蓝天,苍劲的树根像一只大手牢牢抓住沃土。
“它的成长耗费了我很多心血,也得到了不少名家的指点,是我的镇院之宝。”吴二哥说,这株罗汉松犹如大家闺秀,能出入任何一个高大上的场合,在他心中价值上百万元。担心长途跋涉会让心爱的罗汉松玉体受伤,他从来没舍得带它去见世面。
走到后院,一个椭圆形的白色玉盘子里,隆起了一座小山丘,山顶上,迎风生长着一株弯腰挺胸的树,枝条像柳树一样低垂下来,凝望着脚下那潭碧水。水边,一位老翁身披蓑衣,怡然自得独自钓鱼,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这个盆景也是吴二哥的精品力作,曾在国内比赛中获得过大奖。
从14岁制作第一个盆景以来,吴二哥对川派盆景进行了多次改良,除了保留传统还刮起了“自然风”,赢得了业界认同,成为这个村里远近闻名的获奖专业户。祖辈故事推鸡公车去甘肃卖盆景
安龙镇,有着上百年的盆景制作历史。在居民院子里,至今能看到400岁的银杏、160年的海棠王和海棠后等老树。
和其他祖辈一样,吴二哥的曾爷爷也开始了盆景创作之路。小时候,吴二哥身体瘦弱还常生病,父母曾一度希望他学理发的手艺。可他就爱跟在爷爷身后学习制作盆景,爷爷盘扎时,他就递上棕丝。爷爷见他有灵性和悟性,便教他一招半式,见到他的作品常夸他“好好干,你能学得来。”
他还记得,爷爷为了卖掉家中的盆景,邀约一队好友,组个鸡公车队,推上川派盆景,吱吱咯咯响着,碾碎了黄土一路去到甘肃。“往返一趟就是几个月,才换回几斗米的钱。”
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跟着父亲、爷爷去卖盆景的往事。11岁那年春天,他、爷爷和父亲3人,挑着担子去原温江县玉石场赶春苔会。
他家到玉石场很远,每次去赶集,都是在太阳西沉时上路,步行一两个小时,在一个亲戚家里落脚休息一宿,第二天早上六点踩着露珠出发,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走拢。
“场都散了,我们一个盆景也没卖出去。”3个男子汉都很沮丧。“那时候人们饭都吃不饱,哪里有这个闲情欣赏盆景?”回家的路上,不懂事的他摞下挑子里的盆景,徒增了爷爷和父亲担子的重量。
创业之路
经营20亩花田发展新式川派盆景
盆景,集植物学、美学、雕刻等艺术于一身,又被称为植物界中的奢侈品。还是16岁的花季少年时,吴二哥就做过一笔大买卖,给甘肃发了一个火车皮的川派盆景。一笔生意,就赚了5万块。
“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机遇。”吴二哥说,同样是与甘肃人做生意,他的祖辈只能手推鸡公车,一趟也赚不了几个钱;而当他长大时,运输工具变成了火车,一笔生意就变成了万元户。
为了学习技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他曾前往华中农业大学脱产进修一年半盆景制作艺术。2002年,他代表四川参加在江苏举办的中国精品盆景展,得了二等奖。比赛,让他赢得了自信、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看到了川派盆景的一些不足。回来后,他对川派盆景进行了改良与创新,扛起了发展新式川派盆景的大旗。
如今,通过土地流转,他经营着20亩花田,掌管着上千万元盆景资产。要卖掉盆景,他也不需要发火车皮了。随着川派盆景的火爆,他不用出门,买家自己就会开着车前来收购。
传承技艺
盼女儿接班开拓小盆景市场
电子商务,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营模式。村子里,就有人尝到了电商甜头。一个年轻人在家里开着网店,动动手指头,一年就能进账十几万元。“我也很羡慕,未来,我家的盆景也要走上电商之路,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春来临,吴二哥有了新打算。
他女儿今年22岁,在一家银行上班。和他的童年一样,女儿从小就跟在他身后学会了一些制作盆景的基本功。“为了让女儿习得更多社会上的知识,我坚持让女儿先到社会大学接受煅练。”吴二哥说,等到女儿更成熟一些,就把毕生功力传授给她,让川派盆景的技法在下一代传承下去。
最近,吴二哥一直在苦思一个问题:怎么让老百姓消费得起堪称艺术品的盆景?现在,他有了好想法——开发一些小件盆景,游客花几十元钱、几百元钱就可以把风景带回家。而电子商务,也将融入其盆景发展路径。他憧憬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家以及村里的盆景,可以通过电商物流飞进千家万户。
城里的人们,在家里点一下鼠标,就能坐等快递哥把风景送上门。大家共同用双手和创意给城里人带去一缕馨香、一丝美意,捎去轻松与惬意…… 华西都市报记者 冉梅 席秦岭 摄影雷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