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建支部 拓宽姜农增收路

10.10.2017  14:52

 

 

周兴海展示牛滩生姜。


        □孙孝萍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文/图
    “牛滩镇在生姜产业发展中,已走在了市场前列,生姜的平均价格稳定在9元左右,是市场均价的2倍。”9月26日,泸县牛滩镇金山生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周兴海自豪地说。
种得种不得党员干部先带头
    姜农要致富,全仗支部领路。在牛滩生姜产业发展过程中,牛滩镇党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在牛滩生姜的发源地——新林村,种植生姜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7户,党员就占了3户,为牛滩生姜的发展带了一个好头。
    “关键时刻,党员的先进性就发挥出来了。”周兴海回忆起两年多前该村引进生姜种植新方式时的事,连连感慨。
    “今年引进的新型种姜方式可不可靠哦,如果这种方式让我减产了咋办?”面对市、县农技专家推荐,从市外引进的机械化密植栽种方式,新林村的老姜农们不禁心里打鼓。
    “你们自己在市场上购买的姜种,由于来源、品质参差不齐,种出来的生姜品质也有很大差异;同时,反复多次种植生姜,会让姜种累积病毒,影响生姜产量。”面对众多姜农早已习惯祖辈沿袭下来的种姜习惯,镇党委着力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对接市、县农技专家,组织镇农林站技术人员,一对一地向村民宣讲生姜种植技术和脱毒姜种的优点。
    在新型生姜种植方式推广动员会上,没有一名姜农愿意尝试新型种植方式,现场气氛很是尴尬。这个时候,党员刘小刚站了出来,“我想试一下!就算种拐了,大不了就是一年没赚头。”刘小刚的实践栽种,对比出了机械化密植同传统垄沟种植方式的优劣,尝到了机械化密植管理更简单、产量更高等甜头。
    “生姜,销售速度和销售量大幅度提升,同样面积的生姜产值是前些年的两倍。”新林村七组62岁的老党员邱鼎才也带头发展生姜产业,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卖得好和快党支部来做规划
    牛滩生姜,拥有渊源流长的历史,形态如手指,口味香、脆、嫩等其它生姜没有的特色,但多年以来,牛滩生姜一直不温不火。为此,该镇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生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产业规划、品牌塑造和具体工作开展。2015年4月,牛滩镇党委在生姜专合社里组建了党支部。
    “既然是好东西,为啥子不把它做强做大呢?”牛滩镇党委书记施小莉在生姜专合社党支部会议上说,“生姜发展,由党支部书记牵头,同镇政府做好衔接,做好产业规划,要包装、打造精品。
    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去龙马潭区特兴镇、宜宾市江安县、乐山市西坝镇和冠英镇等生姜种植基地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回来后,生姜专合社的党员干部带头,创新生姜经营模式,深化“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要想富,跟支部。”姜农钟国芬笑眯眯地说,“我家2亩地,以前种姜每年最多只能收入几千块钱,现在一年轻松就可以赚到上万元,我还在专合社帮忙洗姜,60块钱一天,收入就更可观了。
    在党组织带领下,牛滩生姜参加各种展会,经四川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和四川省认证认可协会评议,获得省级“消费者欢迎产品奖”;通过检测和申报,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证书”,打响牛滩生姜品牌。与此同时,开启电商销售模式,拓宽销路。
    “在县、镇党组织的引领下,规划生姜产业发展区辐射牛滩全镇及周边7个乡镇、1个街道,面积共46.25万公顷,打造生姜产业圈,带动生姜产业健康壮大发展。”施小莉对牛滩生姜的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