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
泸州港集装箱堆场。
南充嘉陵区河西作业区大件码头。
四川水运傲立长江上游
12月25日,滔滔岷江水奔腾,随着犍为枢纽的开建,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拉开建设序幕,乐山港建设进入倒计时。一条以成都经济区为起点、直接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呼之欲出,四川“四江六港”的最后一环即将扣齐。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在即将过去的“十二五”,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长江被赋予了更深的厚望和期盼。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思路发展长江,发展水运,一条条内河焕发出勃勃生机,“黄金水道”正成为流金淌银的经济动脉。据统计,“十二五”我省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航道提档升级 长江上游布局水运网
12月25日,全省7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省政府将主会场设在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开工现场。
之所以备受全省关注,是因为岷江港的综合开发,将使岷江乐山至宜宾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可常年通行1000吨船舶;航道的升级,将使长江航道向上游腹地延伸162公里,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改善四川交通物流条件、提升成渝经济区区位优势都将有重要意义,水运在四川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这只是四川“延上游”的一个缩影。长江干线航道全长2838公里,但在四川境内的长度仅258公里,从宜宾往西,长江进入水流湍急的深山峡谷,通航能力有限。如何让“黄金水道”在四川境内进一步延展?
规划先行。“十二五”期间,对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编制并完善了《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以及10余项航运港口发展专项规划,启动了《岷江成都至乐山段航运发展规划》、《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发展规划研究》等,指导地方开展了凉山、攀枝花港口总体规划等,谋划四川内河水运的长远发展。
沿长江、嘉陵江、岷江、渠江水运主通道,全省规划了六大港口,其中,泸州港已发展成为具备百万标箱生产能力、实现铁公水联运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宜宾港志城作业区建成为集集装箱、滚装、重大件装卸运输的综合性港口;南充港、广元港、广安港已开港运行。
本月以来,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单滩整治、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犍为枢纽项目相继开建,长江航道“三升二”、岷江航道“四升三”,为常年通行更大吨级船舶打下基础。目前,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建设进入收官阶段,全江贯通复航指日可待;渠江航运建设工程加快推进。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331公里,达到1321公里,新增千吨级泊位16个,达到59个,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33万标箱,达到233万标箱,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延上游、通支流,四川正在长江上游布局水运网。
运输增量增质 成为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
“十二五”期,全省水路集装箱吞吐总量超过150万标箱,是“十一五”期的5倍。其中,201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5万标箱,同比增长39.71%。
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折射出四川强劲的水路运输势头。做强水运,做大港口,四川多管齐下,打出促发展的“组合拳”。
推进长江干线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将老旧运输船舶拆解、改造,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通过三峡船闸船舶平均吨位达2462吨。
积极发展江海联运,加强与上海、南京、武汉等长江中下游港口对接合作,捷报频传:泸州与成都、武汉、攀枝花签订《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打通宜宾-南京-唐山,宜宾、泸州-南京-日、韩集装箱江海联运物流通道,新开通宜宾-水富集装箱班轮航线。宜宾港与南京区域港口群、唐山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已开通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5条。泸州港在昆明、攀枝花等地设立无水港,宜宾港在昆明设立无水港,泸州港至攀枝花铁水联运班列试运行。多式联运,也为港口带来了“增量”。以宜宾港为例,其今年增长的货源大部分来自云南,占全港吞吐量的四分之一。泸州港铁水联运集装箱吞吐量今年也将突破2万标箱。
水路运输环境不断优化。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用好进出我省重点港口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引导适箱货源通过我省港口转运;鼓励发展标准和先进示范船型,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趋势明显;确定新增水域航区,完成溪洛渡、向家坝库区等新增水域和渠化河流航区划分,为船舶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条件。同时,加强对港口企业的指导,开展与汽车、石化、矿石等重点企业对接服务,积极拓展适箱货源。
“十二五”期间,我省内河水运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产业的引导和聚集效应日益凸显,水路货运量、周转量是“十一五”期的2倍,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上升至5.3%,仅次于道路交通运输,位居第二。
谋划“十三五”深度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谋划“十三五”,省委提出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省交通运输厅明确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战鼓已经擂响,四川水运如何更好地走下去?
“深度融入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四川水运发展历史性振兴!”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上下,言词铿锵,重点也已清晰。
构建通达通畅的航道体系。推动长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渠江5条高等级航道全线达标升级,加快沱江、涪江2条航道前期工作,构建干支衔接、通达通畅的“5+2”航道体系。
构建枢纽互通的港口体系。优化泸州、宜宾、乐山、广元、南充、广安6个重要港口结构,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成一批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港口码头,因地制宜推进达州、凉山、攀枝花、眉山、遂宁、自贡6个港口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形成结构优化、枢纽互通的“6+6”现代化港口体系。推动港口与港口综合配套服务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区的有效衔接,实现港、城、园三区互动发展。
扶持壮大水路运输市场。扶持重点水运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优化船舶运力结构,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专业化运输,加快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升水路运输市场竞争力。
从数据看目标。“十三五”期间,建设5条江20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到2020年1692公里航道全线达标;航道通过能力提升1倍;港口吞吐能力从1亿吨增长到1.5亿吨,增长50%;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陈风 图片由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