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清洁化:仁寿新常态民心所向
李明 胡靖华 本报记者 李成
秋雨绵绵,一路清爽,一路感动。
9月,记者随市环境治理暗访组,先后沿满井—彰加—始建—四公—涂家—汪洋、富加—禾加—河口—中农—北斗、龙正—视高—清水—文宫—大化等路线,访查了仁寿县东西南北的场镇和村庄130多个。“国检”验收过去已经5个月,记者所见乡村依然一派整洁,垃圾处理依然运转如常,场镇和村庄的清洁化常态可感可触。
该县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令人信服和振奋,而其治理常态背后的故事更为值得关注。
以民生名义 夯筑乡村整洁优美的治理常态
治理机制“四不”常态:力度不减,投入不变,队伍不散,考评不松
“把垃圾扫干净、运出去,最大的变化就是蚊子、苍蝇、耗子比以前少得多了。”涂家乡大雅村3组村民黄世友指着院坝边上4年前安装的太阳能灭蚊灯说,“以前一到晚上就是‘蝇歌蛾舞’,几天就是一盆子死蚊蝇,现在几个月清倒一回都可以。”
涂家乡党委书记蒋中涵称,卫生环境持续向好,加上成赤高速等几条大动脉带来的交通便利,目前大雅等村正积极筹划利用万亩森林和溪涧幽谷,开发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不少在外面务工的人回来一看,都说明年不想再出去了。
“蚊蝇少了。”这就是老百姓对环境治理成效的一个切身感受。
而大雅村只是仁寿农村环境变迁的一个缩影。“国检”验收之后,负重前行的仁寿马不停蹄地转入长效机制巩固。县委、县政府强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减、投入不变、队伍不散、考评不松”,将是全县一项长期举措。
保持“一把手工程”压力传导。每季一次的全县乡镇党委书记环境治理专题会议,雷打不动。县委书记冉登祥无论多忙,都要出席讲话或请其他领导带去指示。“如果到处垃圾成堆,怎么谈得上乡风文明?各乡镇要运用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大力推广‘两筐一凼、分类减量、美化村庄、监督保障’的垃圾治理模式,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冉登祥告诫全县干部,“环境治理常态化,攸关民心向背!对于基层‘一把手’来说,环境治理与安全维稳、党建工作一样,披挂上阵就是你的工作常态。如果回潮反弹,那就不只是前功尽弃,而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失信于民!”
千方百计保障经费投入。针对前期乡村环卫基础建设负债多、运行经费入不敷出的现状,该县从今年起,在稳定已经形成的投入渠道基础上,将逐年递增乡镇环境治理经费的财政预算,同时新辟项目拼盘、创新奖补等多项经费来源。
县长秦彪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最后还要政府兜底买单。只要不浪费、不胡来,再大开销都得撑起!”
坚守“四不”,正是仁寿环境治理常态化的第一常态。“这种常态,源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造民福、顺民意、聚民力,作为环境治理及其长效机制巩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红说,紧扣民生福祉,治理工作就会豁然开朗。
重民主方式 营造全域全民治理的文明乡风
常态治理“四到”工作法:压力传导到乡,投入倾斜到村,考评触角到户,入脑入心到人
9月14日,仁寿最南边的四公镇,69岁的保洁员蒋玉花正在街上拣拾零星垃圾。
面对记者,老人说,平日里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自己负责清扫的联办街评上“优”,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请城管把这条街的路灯整亮点”。
原来,蒋婆婆嫌自己手脚慢,每天提前到凌晨五点就上工,还时常把老伴拉来当帮手,以确保开市之前完成清扫作业。但由于越来越密实的绿化树遮挡了路灯光线,她常常看不清地面是否扫干净。偶有好心店主为她留盏门前灯,会让她感激许久……
四公镇党委书记蒋再明得悉情况后十分感慨,当即责成镇治理办采购了一批头盔式矿灯,发给每个早班保洁员。当问起蒋婆婆开会时咋不提出这个要求时?老人回答,“我想树枝修剪了不美观,路灯太亮了又耗电,只好算了。”
多好的保洁员啊!
“我们的乡村清洁常态,就是靠8400多位像蒋玉花一样的保洁员、转运员支撑起来的!”该县环境治理办主任吕正杰说,“普遍增强的群众主人翁责任感,就是长效机制的基石。”
通过近年探索,仁寿县在引导全民全域治理常态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四到”工作法——“压力传导到乡,投入倾斜到村,考评触角到户,入脑入心到人”,并以此形成一条以人民群众为环境治理主体的“推动链”。
舆论氛围“铺天盖地”,清扫分类人人“入脑入心”,面对垃圾就会产生“条件反射”。
“从前对居住环境讲究少,祖祖辈辈都习惯了‘垃圾垃圾,哪里拉哪里积’。现在一整治,哪团脏点,哪个乱丢,就有点看不顺眼了!”涂家乡大雅村3组“环境优美户”杨群辉告诉记者,现在各家各户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再随便扔在房前屋后的竹林坝了,家家户户都会使用“两筐一凼”分类处理。组上组织交纳环卫费、禁烧垃圾秸秆、扯杂草灭“四害”,大家都是一呼百应。
“四到”工作法也引发了用人观念的悄然变革——越是第一线就越要“用对人”,杜绝“滥竽充数”和“优亲厚友”。包括保洁员、监督员在内,该县倡导选用热爱环境、善于治理、吃苦耐劳的“能人”,勇于担当、较真碰硬、公道正派的“强人”,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经得住诱惑的“憨厚人”。近年来,该县环境治理一线涌现出了城管汪洋分局长谢仕金、涂家乡治理办主任范宗明等一大批“用对的人”。
“四到”工作格局,可以说是仁寿的另一种环境治理常态。
纳民间创意 激发以优化促巩固的机制活力
常态创新“四优化”:两筐一凼,分类减量,美化村庄,监督保障
始终紧扣“治理为民”这根红线,围绕“两筐一凼”、“分类减量”、“美化村庄”、“监督保障”四大重点和难点,创新优化操作细节,不断激发长效治理活力,或许正是仁寿环境治理常态化的第三种常态。
“分类减量”是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最大的难题。
该县从实际实效出发,首创“两筐一凼,分类减量”,后又辅之以“二次分类,考核转运”堵塞漏洞,将广大农户有效导入“三包四自”和垃圾分类处理的轨道。藕塘乡党委书记邹宏说,“人们最初担心户有‘一凼’,可能会带来“垃圾不出村’以及‘二次污染’,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形并未出现。相反,便捷有效的源头分类和上门分类收集,使藕塘乡垃圾转运量起码减少了七成,每月直接降低运输和处理成本4000多元。”
市环境治理办主任万廷建深入调研后认为,“仁寿这套办法务实管用,值得很好总结,值得丘区借鉴。”
环境治理没有休止符!城建局长出身的杨红,对环境治理似有一种特殊情怀,在迎检攻坚的30多天里,就实地督查了55个乡镇、120余个行政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县委、县政府在开创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新局面的总体布局中,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营造环境治理新的兴奋点。
——提升村庄环境治理水平。以“两筐一凼,分类减量,美化村庄,监督保障”为主题,一手抓“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链条的结实和优化,一手抓环境优美示范乡村争创、推动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各乡镇积极利用环境治理的综合效应,把环境治理融入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统筹联动,致力于群众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深化乡镇场镇治理。以“城管在社区,社区有城管”为主题,推广“汪洋经验”,推行城市管理标准、建管同步、严管重罚、网格化管理,探索经营城镇、购买环卫服务、综合执法“以城带村”等新机制,促进城镇(场镇)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巩固,整体提升城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秩序化水平,从而将环境治理引进常态化轨道,引向更高水平。
——针对日常监督这一薄弱环节,着力提升政府主导、依法治理、村民自治的效能。一是进一步优化县对乡、乡对村、村对户的考评督查和媒体曝光机制,搞好管理层面的监督。二是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延伸进村,搞好法治层面的监督。三是总结推广四公镇三洞村聘请低保、五保等特殊影响户担任环卫监督员的经验,使村民自治层面的“三方”监督机制更趋完善和牢固。
满井镇先易后难,利用村庄治理先进典型“倒逼”场镇社区彻底改观;龙正镇干部用农村“大白话”宣讲垃圾分类和“三包四自”;大化镇成立村社党员突击队长期帮助“空巢户”打扫环境卫生;农旺乡通过乡人代会审议出台环境管理“乡规”……基层一线的务实探索与创新火花,很快就能汇集到“大机制”中全县推行。
近几个月来,仁寿县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做法和成效,受到广泛关注。前来学习取经的市内外考察团目前已有10余批次,全市现场经验交流会也在仁寿召开。8月底,该县荣获市政府颁发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等奖。日前,市政府副市长付庆一在有关文件上欣然批示:仁寿县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同城乡建设发展同步推进,抓得扎实、富有成效,值得全市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