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喜爱的“张电影”
经济日报北京5月14日讯 (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郭海凤) 从23岁的毛头小伙到62岁的花甲老人,他40年为乡亲们放了上万场电影;足迹遍及灵台的山山水水,他的行程超过6万公里。他就是张克勤,甘肃灵台县上良乡右集村的乡村放映员,乡亲们亲切地称他“张电影”。
4月10日是甘肃省飞天院线公司规定的本年度农村电影首场放映时间,4月8日上午,闲了一个冬天的张克勤有些迫不及待了,他搬出一个大箱子,开始倒腾起放映设备,记者抽空采访了他。
“1975年,我还在读中学。春节后的一天傍晚,沟那边的星火乡传来隐隐约约的喇叭声,我就知道在放电影了。”张克勤约了几个小伙伴翻沟赶夜路看了感动他一生的电影《卖花姑娘》。那以后,张克勤就爱上了电影。“电影放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张克勤告诉记者,“那时我经常想,要是能当上放映员,就能一直看电影了。”23岁时,张克勤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被上良乡政府录用为半脱产的电影放映员。
那年秋天,张克勤放映了第一场电影《长空雄鹰》。他清楚地记得,当晚几个村的男女老少都赶来了。上千人挤在白色的幕布前,来晚的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索性爬上树,坐在树杈上看。这一夜,让张克勤回味了40年,也自豪了40年。
一辆破旧的架子车、5只装满放映器材的沉重木箱,就是张克勤的流动电影院。拖着架子车,张克勤把全县所有乡村跑了个遍。1976年春季的一天,他赶着骡子去星火乡放电影,没想到半路上被老户沟的7位村民截住了,央求先去他们村放。“老户沟的人从没看过电影!”一位村民的话让张克勤震惊了。他跟着村民来到老户沟,却找不到一处适合放映的场地,最后在一个窑洞里贴了一张白纸当幕布。村民们给他端茶送水,如接待贵宾,张克勤感到自己从事着一项崇高的职业。
那时候,张克勤常常站在寒冬的夜里为乡亲们放电影,脚冻得没了知觉,就给鞋里塞上麦草。雪落在衣服上融化了,被冷风一吹结成了冰坨,他就咬牙挺着。电影放完了,他又牵着骡子冒雪赶往下一个放映点。
1990年,乡村电影放映事业进入衰落期。由于乡一级实行机构改革,各电影放映队的队员或转行或回家务农,张克勤却坚持了下来。
真正让张克勤伤心的是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由于看电影的人少,村里不让放,张克勤就主动上门做工作;片子旧、题材老,张克勤就自己掏钱买片子。两年不到,他已负债累累,但看到平日窝在家里打牌的男男女女又聚在了银幕前,张克勤清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2131工程”,即实现每一个行政村(社区)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2008年,负责全省农村电影市场的发行、放映和服务工作的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成立,张克勤被招聘为放映员。公司给他配了一台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机,让他负责上良、什字等乡镇20多个村的电影放映工作。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挂起“送电影下乡”的横幅,开始了频频赶场。
张克勤对记者说:“不少人说我不值得,可我就是喜欢电影,喜欢乡亲们看电影时乐滋滋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