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六举措定调资本市场市场化和法治化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赵晓辉、张晓博、陶俊洁)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六项举措。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新举措定调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重大利好。
市场化机制让股市进出通畅
“国务院常务会议把资本市场作为一个专题提出来,可以看出来资本市场改革在2014年全年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会议确定,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效益,增强持续回报投资者能力。
“注册制体现了多重的改革精神,包括市场化精神和法治化精神。”董登新认为,“因为注册制强调的是去行政化,减少行政管制,法治代替人治。注册制是我们迈向市场化、法治化最坚实、且最关键的一步。中国股市的很多症结,包括‘新股三高’,真正解决就要寄望于注册制。”
会议同时提出,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提出借助资本市场化解过剩产能,助推央企改革是会议的另一亮点。在未来行业整合、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将是重要抓手和平台。”董登新表示。
“此次政策释放的巨大制度红利,将推动市场化并购迎来新一轮高潮,再加上退市制度的完善,市场进出机制理顺,股权投资机构在此背景下投资、退出策略将催生变局。”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曹紫婷说。
活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我国债券市场扩容比较快,尤其是在债券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比如中小企业私募债。
“但是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依旧不够丰富,而且适合小微企业的目前只有中小企业私募债。绝大多数债券品种还是为上市公司或大企业‘量身打造’的,目前还需要进行制度的创新,来扩大债券的品种,为整个市场的债权融资提供条件。”董登新表示。
本次会议就专门提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发展适合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多样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跨市场顺畅流转,强化信用监管。
专家认为,会议精神对于加快扩大债券品种将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近来,在债券刚性兑付潜规则被打破之后,债券市场也暴露出风险与收益匹配的问题。
“债券市场从原来的行政审批走向注册制之后,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更高,风险与收益匹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同时,也要加强信用的监管。”董登新说。
发展私募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
“私募市场是中国民间资本的乐园。激活民间资本,把民间资本导向实体经济,这里面空间巨大。”董登新表示。
25日会议提出,要培育私募市场,对依法合规的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其实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以来,私募资金被赋予法律地位之后,效益已经慢慢显现。通过私募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把民间资本导向正途,鼓励风投,支持创业,是大有可为的。”董登新说。
事实上,私募融资是对公募融资的极好补充,私募可以提供非常大的融资额度,满足一些达不到公募条件企业的资金需求。
“私募融资归属于草根,隶属于市场,尤其能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需求。”董登新认为,“补齐私募短板,让公募和私募能够齐头并进,我们将构筑起更平衡的直接融资市场。也可以孕育出更多阿里巴巴一样的创新企业,并将这些高成长企业有机会留在我们本土证券市场。”
“创新+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会议指出,要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放宽业务准入,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要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
分析人士认为,会议关于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指向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导向,将释放证券和基金行业的活力,助推行业发展壮大。
“资本市场创新,比如券商投行业务和互联网嫁接之后的业务边界延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中介的创新能力。这会带动资本市场的前行。”董登新说。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资本市场应该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资本市场必须要向国际化迈进,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
“开放本身是双向的,既要允许我们的投资者走出去,同时要引入多样化的战略机构投资者,允许有丰富国际投资经验、视野的投行进入我国市场。他们的进入,对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会有重要的作用。”董登新说。
中信证券的报告称,这些举措将改善股市长期资金供需失衡的状况,降低长期风险溢价。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市场化辅助以法治化改革,再结合国际化,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