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零关税”,买啥最实惠?

08.06.2015  11:46

        近年来,一股“韩流”热潮在中国席卷开来,韩国的影视剧、护肤品、服装等深受国人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去韩国旅游购物。不过,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和相关细则的推进,中国消费者今后不必走出国门,也有望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韩国商品。

        因为,根据协定,中韩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这就意味着,中韩自贸协定将使两国90%以上税目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零关税”时代。

        登上“零关税”名单的消费品有哪些?到底实惠到什么程度?听听专家和业内人士怎么说。

        超九成税目产品进入零关税时代

        背景

        业界翘首以待的中韩自贸协定于6月1日正式签署。根据协定,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这就意味着,中韩自贸协定将使两国90%以上税目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零关税时代。

        业界评论认为,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韩自贸协定是惠及两国企业和民众的大好事,两国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具体有哪些利好呢?沈丹阳透露,首先,两国企业将从中韩自贸协定中获得更大发展机遇。比如,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最终将有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85%。同时,韩国最终将有92%的产品对中国取消关税,覆盖自中国进口额的91%。

        具体来看,中国的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韩国出口成本,提高在韩国市场份额。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将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广阔商机。在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双方企业的核心关注都基本得到满足。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一些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品、韩国特色食品、服装、鞋帽等赴韩旅游购物或韩国代购的热门产品将更加便宜。

        他举例,电冰箱、电饭锅、电炒锅、电烤箱、电磁炉、微波炉以及一些按摩仪、美容仪等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5%的关税。牙膏等口腔清洁用品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0%的关税,洗发沐浴产品和护肤品也将在5年内部分降税20%-35%左右。海苔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15%降为零,泡菜目前25%的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鳕鱼、冻蟹等近90%的水产品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许多服装、鞋帽产品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约15%降为零。

        海苔泡菜降税幅度达15%-25%

        食品

        很多到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除了买化妆品,还会买一些韩国特色食品,其中有两样东西必买,一样是韩国的泡菜,另一样就是海苔。也有不少国内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在销售相关韩国食品。而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中国的消费者有口福了:今后不出国门就能尝到正宗且价格优惠的韩国泡菜和海苔了。

        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韩自贸协定是惠及两国企业和民众的大好事,海苔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15%降为零,泡菜目前25%的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鳕鱼、冻蟹等近90%的水产品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

        虽然中韩自贸协定已经签订,不过反映在价格变化上仍需一段时间,但绝对是利好消息。据了解,泡菜是韩国的标志性食物,但目前中国市面上的泡菜大多都是国产,比较难吃到韩国原装进口的。不仅如此,中国每年还有超过20万吨的泡菜登陆韩国,摆上韩国人餐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韩国加工食品日益增多,品类丰富,中韩自贸协定达成以后,可以促进韩国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制作加工食品返销中国,这样的贸易增长对两国都有利。

        高端品牌降价空间较大

        服饰

        近年来,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服装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开始提升。《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让“千颂伊”同款开始在淘宝等平台走热。主打韩风时尚的韩都衣舍也跃升为“韩风快时尚第一品牌”。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品牌不惜花费重金邀请韩国明星代言。足见,韩风时尚对服饰行业的影响和渗透。

        此外,越来越多专门从事韩国服装代购生意的商家也开始活跃起来。随着代购的衍生,中国消费者知道了一个位于韩国首尔的著名服装采购地点——东大门。

        虽然代购的韩国服装剪裁设计都很本地化,但是代购的时间、经济成本和试错的成本都很高,这也让很多中国消费者不惜亲赴韩国采购,成本可想而知。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许多服装、鞋帽产品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约15%降为零”,中国消费者购买韩国服饰会更加便宜。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实施,但可以预见,韩国的时装,尤其是青少年服装类别将获得较快发展。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相对来说,对服装业的影响总体较小。因为目前在中国商场售卖的韩国服装品牌多数在中国生产。不过一些原产地在韩国的高端品牌或许会降价。

        天猫相关负责人则对媒体表示,“目前,韩国天猫馆中有不少商品都已和韩国当地保持‘同款同价’,这主要是通过商家承担税额实现的。自贸协定一出,商家的负担就小了,也有可能会使部分商家调整价格。

        请个韩国医生“上门”整形

        美容

        韩国的整形美容市场火爆,每年也吸引了不少中国消费者前去整容。来自韩国保健福祉部的数据显示,赴韩接受治疗的中国患者从2009年的4725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7.9万人次,5年内增长近16倍。足见韩国整容的火爆。不过与之相伴的是,不少中国消费者因为信息不对称,不懂得判断而误入“黑诊所”而导致整形失败。

        根据中韩自贸协定的相关内容,持有韩国医师执照的医生可在中国进行短期行医,期限有望从6个月逐渐延长至1年。今后有整形需求的国人也许不用出国门即可享受到韩国整形医生的“上门服务”。

        进口中高端家电价格将下降

        家电

        在家电方面,根据协定,中国将针对电饭锅、洗衣机、冰箱等产品实现零关税。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韩国本土生产的中高端家电产品。

        记者从三星、LG等韩系家电厂商处了解到,目前黑电产品普遍国产化,但高端白电和生活家电产品主要为进口,集中在冰洗、智能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以三星韩国原装进口的高端对开门冰箱为例,市场售价在1.5万元左右,比国产品牌的高端对开门产品贵30%-50%。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未来取消关税,韩国本土制造的中高端家电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将有所下降,竞争力会更强,性价比会更高,对国内正在高端化转型的白电厂商也将形成一定挑战。

        而在黑电产品方面,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彩电市场,而占整机成本70%以上的面板和偏光镜等上游部件主要是向韩国的LG、三星以及中国台湾的相关企业进口,业内人士认为面板和偏光镜等上游部件关税取消,将使国产整机厂商的采购成本相应降低。不过记者从面板厂商LG Display了解到,FTA生效后10年后显示行业产品才会免关税,而LG Display出售给中国整机厂商的面板相当部分已经实现了在广州工厂的本土生产,“不会有太大影响”。

        化妆品不在降税之列

        日化产品

        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之后,“零关税”政策是否将带来这些产品价格直线下降的“福利”,成为人们首先关心的话题。 但是,尽管“日用化妆品”被明确列入降税行列,但根据记者从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查阅到的《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协议文本附件《中方关税减让表》,仅牙膏之类的口腔清洁用品等将在10年内从目前约10%的关税降低为零,洗发沐浴产品、护肤品将在5年内部分降税20%-35%左右,而香水、唇膏、眼影、指甲油、底妆产品、剃须产品、头发定型产品等化妆品均无降税政策。

        为何化妆品没有出现在降税之列?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认为,化妆品本身不是生活必需品,更不是重要生产原料,因此没有必要给它“零关税”。而且,现在的化妆品进口最惠国税率已经不高,只有10%,相当于普通税率(注:约150%)的1/15,因此给它“零关税”的意义也不大。目前化妆品的高价,关键不在于关税,而在于流通渠道和企业品牌定价策略。

        至于洗发沐浴产品、护肤品将在5年内部分降税20%-35%左右的政策,业内人士也分析影响不大。因为这也就仅仅意味着关税从目前的6.5%降低到5.2%左右。而受WTO关税保护政策到期影响,我国海关目前对进口护肤品的实际执行税率已经降低到了2%,比5年后的“理论税率”还要低了。

        对此,韩国日化企业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区公关部声明表示:“根据中韩自贸协定内容,尽管化妆品并未进入‘零关税’之列,但依然感到协定的签署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据了解,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销售的主要就是化妆品,基本不在此次降税之列。不过在此前之前,受WTO关税保护政策到期影响,我国已经落实过一次关税调整,5月28日,爱茉莉太平洋也发表声明表示“将积极响应中国政府降低关税的政策,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作为与韩国方面一直保持密切合作的中国日化企业之一,十长生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肖荣燊预测认为,受中韩自贸协定影响最大的应该会是中低端、大众化的日化产品。“因为在中国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韩国日化产品基本都是走年轻、平价路线,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这些产品可能会进一步降价。而与此同时,这对于国内同类型的品牌来说则会是一个挑战,因为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 不过,他并不认为国产日化产品需要“跟风”降价,而是应该提升产品性价比,满足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此外,他对于中韩企业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前景感到更加乐观,认为有望有力促进中国本土企业的提升。

        关税下调,美妆巨头高调响应

        ■相关报道

        财政部近期宣布,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其中,护肤品关税由5%下降到2%。随后,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等多家跨国化妆品公司相继发表声明表示将响应降税政策,调整产品价格。可以预见的是,一股进口品降价潮即将来临。

        分析人士认为,在WTO关税保护政策到期之际,化妆品巨头积极跟进国家政策进行价格调整,将有助于合理增加进口,刺激中国市场内需,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中高端消费回流国内,从而提振经济,增加就业。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表示,此次降税政策带来的实际降价幅度不会很大,但从此开始,未来进口产品将越来越富有价格竞争力,这对于一部分素来倚仗“性价比”的国产品牌来说将形成一定威胁,反过来则有望推动国内产业升级。

        国际化妆品巨头高调跟进“调价

        在降税决定宣布后,5月26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法国欧莱雅公司首先公开声明表示,将降低中国大部分进口产品的价格。这意味着,包括兰蔻、阿玛尼、圣罗兰等众多欧莱雅旗下品牌将全面下调在华零售价格。

        欧莱雅的降价动作随即引发多家跨国化妆品企业跟进。5月27日,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发表声明宣布,为响应中国政府降低关税的举措,将调整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售价。“我们理解该政策带给零售价格的影响有限,但我们相信这对未来提振国内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同一天,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声明表示,对中国政府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深表支持。为响应这一政策,资生堂集团将对旗下进口化妆品价格进行调整,积极为鼓励中国境内消费者做出贡献。业内评论认为,资生堂能如此高效地推出这一决策,切实体现了“重视中国市场、快速准确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的新方针。

        5月28日,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也正式发表声明,跟进欧美企业的战略启动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将涉及雪花秀、兰芝等知名品牌以及刚刚进入中国的“”以及IOPE等新的高端品牌。声明中表示:“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将积极响应中国政府降低关税的政策,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期待这一政策可以活跃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健康之美,加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力度。

        5月29日,SEPHORA丝芙兰中国也发表声明表示,“虽然此次关税下调对零售价格影响有限,但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丝芙兰将调整旗下部分进口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格。

        至此,法、美、日、韩四国“一哥”化妆品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化妆品连锁店均已明确加入降价队列。尽管具体的调价方案还未公布,受此影响,业内预测还有更多的国际日化企业加入降价队伍,本土日化企业也有可能跟进降价。

        实际降价幅度可能非常有限

        尽管国际大牌化妆品纷纷宣布降价的消息让不少消费者高兴了一把,但实际上,就像各大公司在声明中所说的那样,“此次关税下调对零售价格影响有限”,很可能出现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

        为什么呢?长期从事化妆品海外代购的Candy Tao小姐解释说,在高端化妆品价格构成中,税收占比非常小,一般仅为5%左右,并且还不完全是关税。而且,关税按照化妆品进口报关价征收,而进口报关价一般仅为零售价的3%到20%。换言之,一款零售价为500元的护肤品,其报关价不到100元。100元乘以5%的关税税率,实际征收税款仅为5元。如果护肤品关税降到2%,也就仅仅节省了3块钱而已。按照现有各大进口化妆品的定价范围,换算成关税降幅,最多也不会超过10元。所以说关税降低对零售价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

        更进一步,业内分析认为,各大跨国化妆品巨头之所以纷纷高调声明“降价”,但实际降价幅度如何还有待观察:如果实际降价幅度很小,那么此举或许更多只是跨国巨头们希望能以降价的“姿态”鼓励消费者在中国境内消费而已;如果实际降价幅度超过了关税降低所带来的影响程度,那么很可能是这些品牌就像前段时间大降价的Chanel一样,本来就有调价计划,借此机会付诸实施,以进一步扩大在华市场而已。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实习生 彭 颖

        专题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于冬雪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于冬雪 赵兵辉 赵新星 钱玮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