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中青年教师探寻新兴技术管理之路
当第一个十年到来之际,经管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的老师们选择了一种最普通也最具深意的纪念方式,5月30日,他们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季,邀海外学者与研究所的中青年教师静静地围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研究课题和收获,而经管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也在这自由讨论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熏染着,随着跳跃的思绪,一起梳理新兴技术管理的脉络,这画面,如此鲜活而青春!
主题: 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2013年春季学术研讨会
嘉宾: 井润田教授、Tony tong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利兹商学院)、邵云飞教授
主讲人: Tony tong教授、杜义飞副教授、肖延高副教授、王敏副教授、陈爽英副教授
Tony tong教授: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创新?——基于计算机算法匹配和手工查阅获取的上市公司专利数据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数量增长特别快。这表明中国企业正在从传统的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或者中国创新转变。
对于中国专利数据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
1、从中国专利的数量来看,1993年,中国的研发费用总投入仅占全球研发费用总投入的2%左右,而美国的这项数据达到37%左右。到2009年,中国的研发费用占到全球研发费用的13%左右。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截止2010年,中国申请专利数量为600万项左右,而被授予的专利数量大约为400万项左右。总体上看,中国专利的数量很大,而且增速也在增加。
2、从中国的专利系统来看,与欧洲和日本比较类似。专利的种类分为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相比于实用新型专利更能体现国家的创新能力。但从中国的专利数据来看,大部分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发明专利的比例较低。
3、专利如何进行保护,如何实现专利的价值,如何通过专利来研究企业的创新过程?这就需要将专利数据与企业的数据信息匹配起来。但现在的专利数据库,比如NBER,USPTO,EPO等没有将专利数据与企业信息匹配,我们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构建这样一个数据库。
4、专利数据库匹配的步骤:第一步,建立“公司树”,将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现有名称和曾用名列出来,形成“公司树”。第二步,抓取专利数据。第三步,开发匹配程序,主要参考生物信息学的信息挖掘程序。第四步,设置匹配程度可接受的阈值。第五步,对抓取的专利数据与公司信息进行手工检查。
5、中国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中国的发明专利数量在持续的增加,目前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已成为全球第一。从发明专利的质量来看,从专利引用次数、专利在不同国家的申请情况、专利应用领域和专利续费情况等可以看出,现在中国的发明专利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有待提高。
6、目前我们建立的专利数据库包含19万条匹配信息,未来会公开这个数据库,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对企业的创新过程,企业的R&D投入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杜义飞副教授:Executive preferences for latercomers’ technology acquisition:Funnel or Pipeline
后发企业存在两种典型的劣势:远离主流技术中心,与主流市场相隔离。这导致后发企业陷入了“马其诺防线”困境。一方面对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存在依赖,一方面对顾客存在依赖。后发企业在这种格局下,后发企业存在技术模仿和技术购买两种典型的技术获取行为。这与吸收能力理论中:“漏斗”观点和“管道”观点能够匹配起来。吸收能力中“漏斗”的观点主要强调企业对技术的搜索与匹配,而“管道”观点主要强调企业对技术的转化效率和利用。这两种观点是存在联系,有点类似于中国道家哲学中的“阴阳”一样是糅合在一起,我们的目标是尝试将这种糅合拆开,并探讨是否存在一致性的规律。
我们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两个,第一个发现是后发企业对技术购买和引进的行为偏向要更加明显。第二个研究发现是顾客对新技术的需求和企业自身转化能力越强时,管理者对技术模仿学习和技术购买引进都是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对这两种行为做完减法后,我们看出了明显的行为偏好,当顾客需求越高时,后发企业更偏向于技术购买和引进,而企业自身转化能力越强时,后发企业更偏向于技术模仿和学习。
肖延高副教授: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追赶?知识产权、公司治理以及技术发展阶段对后发企业策略的影响
后发企业如何在发展经济体中管理他们的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以成为全球性的竞争性企业?在什么样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下,后发企业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论文探索了理解后发企业技术能力的理论框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讨论了分别处于纺织行业、重型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家电行业的丝丽雅、二重和长虹这三家制造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技术能力发展路径,以及利用知识产权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进而给出了不同产业技术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策略。
研究表明:有重点地选择特定技术和产品开展持续的研发,是作为“后来者”的我国制造企业发展创新能力、获得后来者优势的有效途径;“后来者”企业有机会利用知识产权赢得创新所得,但不同产业技术背景的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策略存在较大差异。
在低端或非常成熟的技术领域,后来者企业仍然有机会通过工艺改进获得竞争优势,其知识产权形式的选择重点是专利和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主要是有效形成由专利和商业秘密组成的知识产权组合,从而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
处于中高端技术领域的后来者有可能通过反向工程等途径突破国外领先企业的技术封锁,此类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重点是通过产品结构和工艺改进形成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成果,充分利用专利的地域性特征,及时申请专利,然后结合企业强大的补充性资产(如品牌、制造能力和市场渠道)迅速将差异化的产品商业化,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王敏副教授:“政府-高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法人悖论”与“解决之道”
1995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成为中国第一家可在全国范围内异地办学的学校。1996年,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共建国内第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目前研究院资产超过10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200多项,平均每年超过15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2010年自主创新产品销售额200多亿。截至2008年底,研究院孵化企业480家,毕业178家。企业在孵期间,销售额平均增加了7.8倍,利润平均增加了8.1倍,发展速度是社会上同类企业的6倍。
在清华大学的示范效应下,国内掀起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高潮。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研究院;深圳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无锡研究院、成都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等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但这些研究院的实际效果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运营效果有显著的差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呢?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四不像”理论:
1、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文化不同。研究院的文化植根于清华大学的校风和传统,又融入了特区企业的文化特点。
2、既是研究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功能不同。研究院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院所,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和创业投资等功能融为一体。
3、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目标不同。研究院实行企业化运作但又不同于一般企业,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通过孵化高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
4、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机制不同,通过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实行全员聘任的企业化管理方式。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四不像”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政府-高校”共建的研究院存在“法人悖论”吗?如何破解“法人悖论”?
陈爽英副教授: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研究
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题目?
首先,从技术创新测量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测量分为技术创新投资和技术创新产出两个维度,但现有的研究对技术创新产出,即创新绩效的研究较多,而对技术创新投资的研究较少,但从管理学的角度,技术创新投资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其次,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0%,其产值约占全国GDP的65%,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其税收贡献率为50%,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受约束较多,包括自身资源能力的约束,创新投资风险较大,中国制度环境的制约等,因此研究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从转型经济的角度来看,转型经济国家的特征包括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制度环境情景;快速的经济发展与促进自由市场经济的政策,以及政府居于引导经济转型的集权地位。转型经济国家的特征会影响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但目前对这个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
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从民营企业特征,管理者特征和制度特征三个维度来研究民营企业研发投资,从而回答民营企业是否会进行研发投资和投资多少两个问题。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研发投资可能性看,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投资可能性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从研发投资强度看,中部地区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强度要高于东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从产业类别来看,第三产业的研发投资可能性要低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而投资强度没有明显差异。
从企业家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企业家的教育程度,从业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可能性和强度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从制度的角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对外部市场化与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之间的作用,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政治关系资本对于正式制度与研发投资可能性的关系有着更显著的稳定的积极影响。(2)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对公司治理与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决策之间的作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对治理完备性、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
持续一天的研讨活动很快过去,而主讲教师在讲台上的那一张张沉醉于学术研究的喜悦脸庞、讲台下那一双双专注于知识获取的灵动眼神,久久存留于与会者的脑海,他们希望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愈发生机勃勃,也将在此勤于追寻、乐于求索!
过去的十年,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辛勤耕耘的十年,也是理论之花绽放和团队建设的十年。这是第一个十年的收获,也必将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