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中村修二应邀来校与校党委书记丁任重会面,与学校师生座谈
继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vram Hershko教授10月19日首进师大后,12月6日,我校迎来了第二位诺奖得主——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被誉为“蓝光之父”的中村修二教授。
校党委书记丁任重会见中村修二教授
下午二时许,校党委书记丁任重在成龙校区学院办公楼121会议室会见中村修二教授,副校长高中伟参加会见,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陪同。
丁任重首先代表学校对中村修二教授来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中村修二教授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丁任重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国际化步伐,目前已经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所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目前,学校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学校课堂不仅传递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学校也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与指导下,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产业的开发。新时期,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平台,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邀请中村修二教授来校讲学是学校国际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引领学校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我校对外交流合作更上台阶。
中村修二教授感谢四川师大的盛情邀请。他说,这是我第二次来成都,这次来到四川师大感到十分高兴,能够同师大师生分享我自己在科研和人生中的经历,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村修二教授还指出,很多学生都希望去世界一流的大学,但一般来说,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不是全是最好最一流的大学的责任,希望通过这次的演讲交流,我能进一步在这方面进行阐述。
丁任重代表学校向中村修二教授赠送雕刻有孔子塑像和成龙校区图书馆的铜制纪念品,双方合影留念。
校党委书记丁任重代表学校向中村修二教授赠送纪念品
随后,中村修二教授来到成龙校区学院办公楼123会议室,与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丁任重、高中伟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高中伟主持。
丁任重首先向参加座谈会的师生代表简要介绍了中村修二教授的个人情况、学术经历及科研成果。他说,中村修二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蓝光之父”,中村修二在科学研究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学习最好的榜样。
座谈会现场
中村修二教授表示,非常感谢丁任重书记的介绍和学校的盛情,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同四川师范大学的各位师生一起交流。
座谈会上,师生代表围绕蓝色LED的研究和使用、中村修二教授的科研经历两个方面进行提问,问题包括“参杂Sic有没有可能取代InGaN成为蓝光材料”“激光照明是否会代替Led照明”“LIFI用于通讯工具时存在的问题”“Led照明是否会损伤视力?”等,涉及学术性和实践应用层面(具体内容详见《座谈会实录》)。
会后,丁任重,高中伟,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科研处、外事处、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有关负责人、师生代表与中村修二教授在学院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中村修二教授
中村修二与学校教师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教授简介
中村修二教授1954年5月22日出生于日本伊方町,1994年在日本德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职期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LED,从而广为人知。当时,开发一种蓝色LED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间只有红色和绿色LED。2014年10月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蓝光之父”。先后出版了一些备受关注的论著,获得100多项专利,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获得包括仁科纪念奖(1996),IEEE Jack A.莫顿奖,英国顶级科学奖(1998),富兰克林奖章(2002)等系列学术荣誉,千禧技术奖(2006)。2003年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NAE)院士。
座谈会实录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赵永红 :参杂Sic有没有可能取代InGaN成为蓝光材料?
中村修二 :由于材料的不同,InGaN意味着更多的辐射危害,同时由于材料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所以它被取代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骆开均: 目前关于Led的研究还有哪些工作可以做?或者说Led的研究在哪一方面会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在不久的将来,OLED照明会大量进入家庭吗?甚至会最终代替Led照明吗?
中村修二 :总的来说,OLED的成本是Led的5倍左右,现在我们主要将Led用于展销、照明等各领域,同时我们将它应用于智能手机,如苹果X的显示屏;每天我们都会去关注微Led的显示屏,包括蓝光之类的产品。而它现在大约占到40%至50%的份额,所以它也是最合适的显示屏材料。微Led用于显示尤其是像苹果产品之类的显示器,或通用Led照明,我认为在这些领域已无上升空间。因为我们可以将Led制作成任何形状,这些灯光设计师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成本问题,他们会用透镜来制造出不同的形状。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赵国平: 激光照明会代替Led照明吗?请问预测依据是什么?激光照明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未解决,除了固态发光以外,液态和气态发光有无前途?
中村修二 :激光照明大概是普通Led强度的100倍,虽然它体积小但亮度更强,然而它却拥有昂贵的价格,通常来说,激光照明的成本是普通Led照明的10倍,因此,成倍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激光照明对人眼伤害更大。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宋大余 :请谈谈激光照明的产业化前景?
中村修二 :总的来说,对要实现产业化的成本要求是非常高的,目前我们将其应用于汽车灯光照明方面,包括BMW,奥迪等豪华车系,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成本是可接受的,因为这些车本身就极其昂贵;激光照明的成本是非常高,所以我才说,成本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闫从华: Led照明是否会损伤我们的眼睛?如果有,如何降低其损伤程度的方法?
中村修二 :通常来说,蓝光才是罪魁祸首,因为它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从而导致失眠,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有的人甚至需要服用安眠药入睡,因此,蓝光也是导致失眠甚至癌症的一个主要原因。如说要提什么建议,那我会说首先儿童要少玩智能手机,因为手机的蓝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张原维: 请问用于照明的Led和用于通信的Led有何区别?
中村修二 :总的来说,Led速度快,它的速度比WiFi的速度快10倍,也不需要光波来传送数据,因此传送数据是现存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科技来有效地传送数据。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张田: 有激光电二极管的蓝光材料研究依然困难,请问对此您有何建议?
中村修二 :很抱歉,对此领域我涉足颇少,我仅专注于Led领域。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伍华丽(研究生): 请问您是如何进行科研工作的?您是否对于日常工作,都有一个相较的安排规划,具体规划又是怎样的呢?
中村修二 :十年前我开始制造Led产品,那时我开始生产蓝光Led,包括两种材料,那时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有助于发表论文;澳门是一个出名的赌博胜地,因此去那的人都会去赌一赌,以期望获得财富,科研也是如此,有时候你要放手一搏。科研一定要有创新精神,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我选择走与众不同的路。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蒋祯菲(研究生): 您认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您能否在学习研究工作等方面应培养的品质提一些建议。
中村修二 :首先,你必须刻苦学习,以我为例,要是我没有认真学习去阅读相关论文书籍,我就不会有与Led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就不能发明蓝光Led。我就读的是一个普通大学,此前对相关领域涉猎甚少,是从进入公司之后才开始深入学习,因此无论如何,你要刻苦学习,接下来,你需要去赌一赌。其次,我们应该要像在澳门赌博一样,因为科学就是一场赌博!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邱雷(研究生): 苹果公司认为蓝光Led对人体有害,请问LIFI对身体的损害会不会比WiFi以及照明的蓝光Led大。
中村修二 :蓝色Led确实对人体无害,而有害的是蓝光。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黄莎(研究生): 目前,蓝光Led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中村修二 :我认为就是它对人体的健康存在危害。具体来说就是,白天蓝光对人体没什么影响,影响仅在晚上。
在场研究生1: 我曾拜读过您的著作《我生命里的光》,请问您对东西方教育有何看法?
中村修二 :总的来说,东方的学校,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的学生更偏向于进入一个好的大学,像清华北大,在日本,我们更对注重记忆以及考试分数,我们严重忽略了艺术音乐等方面的修养,而在美国,他们是教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他们会教学生如何躲避枪击,理财等各方面;而在日本,学校是从不会教学生如何理财或成立公司;此外,在日本,金钱对学生来说是不好的,小学也不允许使用电脑。
在场教师1: LIFI用于通讯工具时,存在哪些大问题?
中村修二 :由于快速驱动,因此它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与此同时,它还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数据的传送是最大的困难。
在场研究生2: 您如何平衡科研和生活?
中村修二 :美日学术研究者存在很大差别;在日本,教授们基本没有自己的公司,而在美国则大不相同,很多工科教授都有自己的公司,他们中,有人是工程师,有人致力于这些行业,但在日本工程师之类的教授都无此类商业背景。
外国语学院 王珺(研究生): 您认为现在市面上防蓝光的手机膜或镜片对防蓝光会起作用吗?
中村修二 :我认会有一定功效,但除非每个人都戴防蓝光眼镜否则用处不大。
在场研究生3: 您得诺贝尔奖时的感受是什么?
中村修二 :其实,此奖对我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它只是我众多奖项中的一个而已。
在场教师2: 如何选择有趣的科研命题?
中村修二 :对于我来说,我不想去抄袭那些科学研究,虽然我的公司较小,但是我始终致力于科学研究以及下一个发明,这对于课题选择极为重要,作为科学家我们要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我们必须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学习,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需要模仿别人,但是当我们具备一定学术素养之后,就应该停止模仿,专注于自己的创造性研究。
(翻译:李娟 王珺 杨文佳 刘怡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