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补血”忙 2015中小险企融资压力待解

12.02.2015  11:57
核心提示:近年来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大量销售高现金价值或类高现金价值产品,而这些险种的特点是:虽然圈保费快,但资本占用大。这些产品卖得越多,资本消耗得越快。

  临近春节,保险公司一边忙着冲保费规模,一边忙着找钱补充资本。上证报统计发现,在最近三个月里,共有18家中外保险公司被获准增加资本金,5家保险公司被放行发行次级债募集计划。融资密集程度可见一斑。

  颇具玩味的是,在这18家增资的保险公司中,有9家公司获批的时间是2014年12月31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在年关附近急于补充资本,一方面是为了来年发展业务而增资,更多的则是为了赶上年末最后一趟增资末班车,以跨过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监管“红线”。

  保监会目前对正常类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底线是150%。2014年资本市场转暖,加上非标投资项目爆炸式放量,令国内绝大多数保险机构在投资收益上咸鱼翻身,从而在净利上转亏为盈。

  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大量销售高现金价值或类高现金价值产品,而这些险种的特点是:虽然圈保费快,但资本占用大。这些产品卖得越多,资本消耗得越快。从而令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节节下滑,需要持续不断地补充资本金、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不仅如此,这些主要依赖“利差”模式上位,但在承保业务上不具备优势的中小保险公司,今后能否保持长久的持续性盈利,仍有待于时间检验。一旦资本市场出现极端环境,或者地方债务出现风险,这些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盈利情况就会出现波动性,容易大起大落。

  尤其是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偿二代”)实施的大背景下,那些过去在业务结构、风险管控、资产与负债错配等方面过于粗放的中小保险公司,2015年的融资压力将有增无减。可预见的是,2015年他们将尽其所能寻找“补血”渠道,同时将改善产品及投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偿二代”建立了资本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宽了资本补充渠道。近期,保监会允许保险公司发行优先股,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允许保险公司以应急资本形式补充偿付能力,规范和引导财务再保险等。

  由于目前国内保险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因此主要依赖于股东及市场来进行融资。但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留存收益应当逐渐成为保险公司补充实际资本的主要方式。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应当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通过自身盈利积累补充经营发展所需要的实际资本。保险公司可通过以下举措来提升留存收益: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至少将可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留存公司(包括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用以补充实际资本;保险公司在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测试利润分配预案对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保险公司一旦出现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情况,不得向普通股股东发放股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