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苴却砚之乡”:不拼产量“拼”文化
苴却砚被誉为“中国彩砚”,尤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 高寒 摄
雕刻师“点石成金”般对苴却石巧形巧色巧雕,使每一方苴却砚都“独一无二”。 高寒 摄
中新网成都12月6日电 (刘彦君)“苴却砚卖一块就少一块,这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拼产量,关键是要注入文化。”6日,记者探访了有“中国苴却砚之乡”美誉的四川攀枝花仁和区大龙潭乡,感受“中国十大名砚”之一苴却砚的艺术魅力。
“这里的苴却石质地精良,具有独特‘膘’、‘眼’、‘线’、‘纹’,石质细腻,‘眼石’多且大,‘膘石’色泽瑰丽丰富,是其它砚石无法比拟的。”攀枝花市苴却石协会会长任秉惠告诉记者,苴却砚还被誉为“中国彩砚”。
一早,记者来到“罗氏兄弟石艺研究所”,“罗氏兄弟”是已故“新品苴却砚之父”罗敬如先生的三个儿子,他们自幼随父学艺,诗、书、画、印均有较深功力。
“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悠长。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在大龙潭彝族乡就有从事制砚者。到清代同治、光绪、宣统渐盛,昆明也有专营苴却砚的商号。清末至民国初年,云南大姚县苴却巡检司巡检宋光枢选取当地制砚名家寸秉信所制的3方苴却砚参加世界博览会,从此苴却砚为世人所知并受到好评。”罗敬如的三子罗伟先介绍,传统苴却砚于民国初期失传,现为人熟悉的苴却砚实际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他父亲找寻石源,带领弟子重新开发的新品苴却砚。
在“罗氏兄弟”的雕刻室内,每一位雕刻师傅正专注地忙着手中的活计,雕刻机器伴随着沙沙声机械运转,置于桌上的半成品在工人的不断打磨和擦拭下愈显熠熠生辉。“砚台雕刻全靠我们的手上功夫,一位合格的雕刻师不仅要会选砚石,还得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才能巧手‘点石成金’。”一位正在雕刻苴却砚的师傅告诉记者。
“由于石材的特殊性,我们会给它有意识地巧形巧色来巧雕。这样每一方砚‘独一无二’的特性就体现出来了。”罗氏苴却砚传人罗伟先说。
“苴却砚卖一块就少一块,这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拼产量,关键是要注入文化。”苴却砚雕刻界的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加勇称。“苴却砚集四大名砚的优点于一身,它有端砚的石眼,歙砚的精劲,洮河砚的纹理,澄泥砚的细腻。”
“攀枝花是一座移民城市,人文空气比较稀薄,所以苴却砚开发应具攀枝花特色,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城市名片才是它的最终归宿。”曹加勇认为。
据了解,独此绝有的苴却砚近年来成为攀枝花市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位的推进下,苴却砚备受瞩目。2011年7月12日,攀枝花“苴却砚”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苴却砚博物馆内,记者看到1000方包含唐宋诗意砚、当代名家书法砚、中国风景名胜砚、龙凤系列砚等十个系列苴却砚依次陈列,美不胜收。这一由140名苴却砚雕刻人员历时两年打造的“千砚工程”去年1月竣工,已然成为苴却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仁和区开发苴却砚的企业和作坊加起来有100多家,一年的产值大概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主要销往台湾、日本以及大陆各省市。”仁和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些年来,仁和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苴却砚产业链,涵盖采石、运石、存贮、石材销售、胚料加工、雕刻制作、配盒包装、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行业从业人员约6000人,苴却砚文化产业正成为仁和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