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先进反隐身雷达亮相
原标题:中国最先进反隐身雷达亮相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装备隐身战机,我们该怎么应对隐身战机时代带来的空中挑战呢?22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展出了中国研制的多款世界最先进的反隐身雷达。
环球时报记者还了解到,未来雷达的发展趋势是让反隐身成为主流雷达的常备功能,简而言之,“万物皆可反隐身”。
反隐身雷达三足鼎力
一踏入世界雷达博览会的现场,各种型号的高大雷达就排成两行“列队欢迎”。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两款主打反隐身功能的相控阵雷达——SLC-7三坐标警戒雷达和JY-26远程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
前者是第4代情报雷达的代表型号,号称“全能冠军雷达”,可以对付包括隐身战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甚至定位火炮和火箭弹,用途之广泛远超其他许多同类雷达。
JY-26则可以作为防空网中远程预警核心,具备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能探测隐身目标和临近空间的高速高机动目标。
此外,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还推出了“中国反隐身雷达旗舰型号”——YLC-8E机动式预警相控阵雷达的模型。这种大型雷达以反隐身能力强而名扬中外,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型雷达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YLC-8E数量庞大的各类芯片作为组成雷达的核心组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
反隐身雷达有多条技术路径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次展出的三种反隐身雷达只是中国反隐身雷达家族的一小部分。在此前的各种军贸展会上,中国已先后推出YLC-8B、SLC-12、JY-27A、JYL-1A等多个反隐身雷达型号。例如中国电科14所在隐身威胁出现之初,便紧跟形势提前布局,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反隐身预警体系。
雷达技术专家22日在接受采访时称,国产反隐身雷达可以解决对隐身目标的探测和跟踪等问题,有关技术跟国际水平相当,某些领域可能超前,“因为我们现在走的是自主化的一条路,没有参照的对象”。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当前世界反隐身雷达有多条技术发展路径,而中国可以说在各条技术路径都占据领先地位。
这次展出的三种雷达都属于“频段反隐身”。曾在南联盟击落美军F-117隐身战机中大显身手的米波雷达就属此类。当前隐身飞机主要是通过飞机外形向其他方向反射雷达波和表面的吸波涂层吸收雷达波能量,但这些手段主要是针对常规雷达的微波频段进行优化,对于米波或分米波等低频段却无能为力。
不过,并非所有的米波或分米波雷达都适合反隐身,它们本身有着探测精度差、无法测高等固有缺点。中国推出的这些新型雷达突破了诸多技术难题,探测精度可与常规微波雷达媲美,能协同甚至直接引导防空系统拦截目标。
反隐身雷达另一条技术路线是“双(多)基地雷达”,也就是将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开放置,这样有机会截获被隐身战机反射到其他地方的雷达波,从而破除隐身效果。据专家介绍,“相关技术我们在多年前已经成功使用了,这种体制的雷达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还有一种反隐身雷达属于不主动发射电磁波的无源被动雷达,也就是所谓的暗哨雷达。它可通过监听隐身战机反射民用调频广播信号时产生的微弱变化,实现对隐身战机的探测、定位、跟踪。
此外,还有一类更“直接”的反隐身雷达思路,那就是加大雷达的探测功率。虽然隐身战机能吸收或向其他方向反射部分雷达波,但终究做不到百分百。“只要雷达功率足够大,隐身战机仍然无法遁形”。
万物皆可反隐身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隐身战机技术的扩散,中国周边已经成为全球隐身战机最密集的地区。日本、韩国、驻亚太美军乃至印度,都在引进、装备和研制隐身战机。单靠某一种反隐身雷达或单一的反隐身技术来应对当前的挑战,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反隐身雷达的重视也就理所当然。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次展出的三型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多面手”,除了探测隐身目标外,它们在追踪其他目标时也能大显身手。
专家对此表示,这体现了未来反隐身雷达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它们的功能不再限于单一的反隐身,而是把反隐身和其他探测功能协同起来。或者说,未来的主流雷达不但能满足对各自任务目标的探测需求,对隐身目标的追踪也成为它们的常备功能。
雷达技术专家22日告诉记者,未来反隐身雷达的一大发展趋势是体系化网络化发展,实现协同探测。因为隐身战机主要是正面隐身效果好,其他方向尤其是背后通常并不隐身。如果广阔地域的防空雷达连为一体,即便是那些常规的非反隐身雷达也有可能从隐身战机的背后方向发现目标,相当于也具备反隐身能力。从这个角度说,未来整合完毕的防空雷达网络有望让隐身战机无所遁形,实现“万物皆可反隐身”。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 吕璐 崔萌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