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新西兰第5大外国地主 近年屡遭非议
中国成新西兰第五大外国地主 近年屡遭非议
新西兰土地信息办公室日前公布近5年国外投资者购买新西兰土地的详细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共售给外国投资者64.62万公顷土地,其中美国是最大买家,共购入16.82万公顷;而中国采购量为3.49万公顷,成新西兰土地第五大买家。尽管排名第5,但中国在新西兰购地却招致当地社会最多争议。
中国去年成最大海外买家
新西兰政府数据显示,购买该国土地排名前5的国家还包括英国(6.69万公顷)、以色列(5.23万公顷)、瑞士(3.7万公顷)。中国在新西兰买地从2010年的53公顷,跃升到2014年的1.1万公顷,成去年最大海外买家。海外买家购地的主要用途为林业,达到32.98万公顷,约占总采购量的一半。其次是农业,达到26.39万公顷。排名第三的是运动和娱乐业,仅为2.12万公顷。
在所有买家中,按照《新西兰先驱报》的说法,中国的投资“吸引了最多的批评”。早在2012年,反对中国投资者收购新西兰土地的声音就开始不绝于耳。在新西兰市场调查机构承办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接受调查的1000位新西兰人中,有多达41%的人反对中国投资者购买新西兰土地,并对此“感到极度不安”。而针对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法国投资的反感者比例分别为18%、23%、27%和31%。
对此,一位新西兰农场管理的业内人士表示:“人们对欧美和澳大利亚的文化比较认同,对于亚洲文化感受模糊,甚至认为与新西兰主流文化有差异。”新西兰执政党国家党华人国会议员杨健博士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新西兰政府在审批海外土地购买申请时,不会以国别和肤色来区别对待。”但他承认,由于文化了解不足的原因,部分新西兰人对中国投资者购买新西兰土地不理解。
新西兰考虑限制外国人买地
刚刚过去的2014年新西兰大选前,中国收购新西兰农场一度成为各个党派角力的热点,新西兰保守党甚至一度表态,要求限制出售本国土地给外国人,并点名尤其是中国人。尽管如此,新西兰政府仍旧批准了不少中国项目。
来自中国上海的鹏欣集团,屡屡出手拿下新西兰大片农场。2012年11月,鹏欣集团斥资10亿元人民币,在新西兰收购总面积8000公顷的16个大型奶牛农场,成为中国首家在新西兰成功收购牧场并拥有自主奶源基地的民营企业。近日,新媒爆料称,鹏欣持股55%的湖南大康牧业公司向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递交申请,拟以7000万新西兰元购买陶波附近的洛青瓦农场,若获批准,将成为新西兰交易金额第二、面积第一的农场交易,达1.38万公顷。
在新西兰海外买家购地数据公布后,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还批准了来自中国的新西兰彩虹控股公司收购奥克兰帕拉瑞考岛和珀库欣加岛的计划,成交金额达到415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投资方将继续追加1.3亿新西兰元(约合6亿人民币),建设六星级豪华度假村和自然保护区。
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投资者大举买地,新西兰媒体曾多次爆出政府考虑效仿澳大利亚成立海外人士购买土地登记办公室,但这一政策的落实可能仍有待时日。首先就是对于究竟有多少新西兰土地“落入”外国人之手说法不一。新西兰政府从1998年才开始记录海外投资者购地数据。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曾表示,新西兰仅有2%的乡村土地为外国人所有,但是最大的反对党工党前党魁大卫·坎立夫则说:“过去6年中,新西兰每天有相当于500个橄榄球场大小的土地卖给外国人。”
购买牧场中国业内引争议
中国买家在新西兰购地很大一部分用来建设牧场,这一举措在国内也引发不少争议。在进口奶源大量涌入的冲击下,国内奶业从“奶荒”变成“奶剩”,甚至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中国蒙牛一名了解集团海外战略的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大型奶企在收购海外牧场,不只为了塑造品牌形象,更看重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规模化、规范化的管理经验以及安全性相对高的奶源。
对此,广东奶业专家王丁棉并不赞同。他对《环球时报》表示,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数乳业发达国家对奶牛都采取放养模式,而我国是圈养模式,没有可比性,何来所谓“借鉴管理经验”。中国乳企只是想通过海外贴牌生产,重塑品牌形象,这根本不利解决国内奶业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企到海外投资会加速资产外流,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我国3年前才开始出现资本外流。此前30年间,我国一直处于资本积累的阶段,资本账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资本外流并不可怕,如何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管理才是目前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杨健则认为,从总体上看,新西兰欢迎中国投资者依法在当地投资。“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资本在新西兰的投入将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