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效、降本 实现中国奶业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0.04.2016  11:06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透过每滴奶初见中国奶业“匠心精神

  2015年7月中国内蒙古召开的国际沙漠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贺信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将通过2015年以后的发展议程,拟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15项与土地问题有关。如今全球每年大约要失去12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中国领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这一现象导致了食物和水的短缺,并且降低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由此可见,土地减少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问题,这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另一方面,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96亿,对食品的需求量将增加50%。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更为丰富的农产品,满足未来日益增长人口对食品的需求,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提高畜牧业中生物资源的使用效率,迫在眉睫。

   缩小饲料转化效率的中外差距,提升牧场生产管理水平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实现饲料的高效利用,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率,对于变革时期中的中国奶业至关重要。《中国奶业白皮书(2014版)》中指出目前奶牛养殖散养户迅速减少,规模化家庭牧场和大型牧场将成为养殖主体,但集约化养殖一直缺乏养殖效率参数和参考标准。作为奶业研发的新锐力量,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从2014年起,在开展奶业相关课题研究的同时,组织了一系列有目的的调研工作,收集大中型奶牛牧场的生产和管理情况等信息,进行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牧场的生产水平的比较。

  中心经过调研全国13个省市共计205个奶牛牧场24.4万头奶牛,对牛场的基本信息、饲喂管理、饲草使用、畜舍条件和原奶生产条件等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数据显示,调研的规模化牧场平均奶牛存栏在1202头,产奶牛存栏687头。每头产奶牛每天产奶25.41kg,干物质采食量20.10kg,日粮成本为55.35元,饲喂效率1.27;牛奶乳脂率3.88%,乳蛋白率3.19%,体细胞数31.48万/ml,细菌数为14.00万/ml。 

  调查发现,饲喂效率综合反映了一个奶牛牧场的饲养水平以及饲料的质量,是评判牧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开数据显示,在奶牛饲料转化效率方面,2010年我国一些规模牧场饲喂效率在1.0左右。2013-2014年中心调研牧场该参数已经超过1.2,但相对国际奶业发达国家或地区1.3-1.5的转化效率还存有一定差距。不过在原奶卫生指标方面被调研的规模化牧场水平已经趋近或超过欧美标准。如下表:

国家/地区

体细胞

(万/ml)

细菌数

(万/ml)

中国

(规模化牧场,SDDDC2013-2014年调研数据)

31.48

14.00

美国

(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

≤75.00

≤10.00

欧盟

(EU 853/2004)

≤40.00

≤10.00

  调研结果显示,宁夏、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的牧场生产管理水平参数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部分地区饲喂效率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也预示着,中国奶业发展水平正在稳步朝着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研样本仅集中在中大型奶牛牧场,对于中国牧场整体而言,饲喂效率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降本、环保“一举两得

  调查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降低奶牛养殖生产的饲料成本,还有助于改善动物健康与福利,并优化生鲜乳品质,带动和促进整个奶业的发展。

  随着规模化牧场成为奶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规模化牧场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饲喂效率提高对日粮氮的利用效率,减少奶牛养殖环节的氮、磷和甲烷的排放,同时开发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对奶牛产生的粪污处理加工,变废为宝,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于土地对畜禽粪便氮磷的承载力的标准,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新的环境法,规定了每公顷动物单位(载畜量)标准、畜禽粪便废水用于农用的限量标准和动物福利(圈养家畜和家禽密度标准)。在此背景下,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管理规定、生态补偿标准等,涵盖了生态环境、食品质量安全、动物健康及福利标准各个方面,将与畜禽养殖业挂钩的每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欧盟第三大奶业国家的荷兰,以奶牛场为例,养殖场建立了奶牛的信息档案,掌握了每头奶牛的生长习性、生理特征,按照分析结果,设计饲养、活动、挤奶的管理时间和程序,实现了奶牛的最优化饲养,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和动物饲养效率,间接地降低了养殖场污染物的产生量,达到源头控制的目标。

  对于同样面临着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压力的我国来说,荷兰在清洁生产技术政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污染防治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都可为我国提供重要借鉴。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已经陆续投入科研资金,联合中荷双方专家,进行粪污处理专项的课题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心的科研团队会与国内同行,大力发展“种养结合”以及其他因地制宜的模式,一起努力实现中国奶业的“环境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于中荷奶业发展中心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Sino-Dutch Dairy Development Centre, SDDDC)成立于2013年,由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共同发起,旨在促进中荷双方在奶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SDDDC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作的平台,以共享荷兰奶业先进技术及经验,促进中国奶业全产业链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提升。2014年至今,荷兰CRV公司、中国中地乳业控股有限公司、荷兰合作银行、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加入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