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试点建成132个文化院坝

25.08.2014  23:20

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推动文化惠民项目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指导方针,将德阳确立为幸福美丽乡村(社区)文化院坝试点市。德阳共规划建设331个文化院坝,目前已建成132个,其余199个正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文化院坝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广汉新丰镇重点打造的儿童之家、什邡红豆村的婚俗文化等,让人眼前一亮。

院坝跳起广场舞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绵竹土门镇麓棠村的“麓棠春晓”文化院坝,便响起广场舞的音乐,吃过晚饭的妇女和老人们,便三三两两往这里聚集,踩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现在不只居住条件和环境好了,干完农活吃过晚饭,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去文化院坝跳舞健身,还可以去农家书屋看书喝茶,比城里人还要悠闲舒服。”麓棠村村民高兴地说。

5·12地震后,我们村民都把房子建到了聚居点,门前有小院,门后有菜园,用流行的话说,就是一个个‘微田园’。现在随着玫瑰谷的打造,环境越来越好。”麓棠村村支书说。

居家养老一体化

在德阳城区龙井社区,这里的文化院坝更是让老百姓津津乐道,居民教育院线、健身路径、活动广场、幸福茶苑、便民食堂等一体化居民文化服务体系,让每天至少300人在文化院坝休闲娱乐。“2元钱一杯茶,在树林子的房子里搓麻将、摆龙门阵,生活也算丰富多彩。”76岁的社区居民王昌祥说。

去年春节期间,社区搞的“文化惠民生社区同欢乐”游园活动十分精彩,王昌祥也积极参与进来,担任趣味比赛的锣鼓手,“大家一起搞活动,闹热不说,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感情。”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区已建立了篮球队、门球队、文艺舞蹈队、腰鼓队、秧歌队、老年太极拳队等100余人的体育文化队伍,最近还投入4万余元,新建了50平方米的健身房。

随着社区老龄人口不断增多,社区还积极开展为老服务活动。目前,已登记三无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老人、80岁以上贫困老人服务对象达239人。

留守儿童有玩伴

爷爷,我还要耍一会儿。”近段时间,家住广汉市新丰镇金华社区的胡德常和小孙子周家乐有了一个新的消暑“根据地”——儿童之家。

以儿童之家等为依托,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汉市新丰镇金华社区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促发展的角度,着力于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创建工作。

村上的文化院坝建有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这些娃娃每天早上吃了早饭就到文化院坝来了,比我们值班干部还早。”村支书周正寿介绍说,村干部就给这些留守儿童当起了管家和监护人,“我们还有志愿者组织和义工来给他们搞活动,关爱他们的成长。

据介绍,2014年春节前,为让父母在外务工不能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有一个快乐的春节,富强村文化院坝迎来了本村及周边的60名留守儿童,用坝坝宴的形式,同他们一起过年。

当好管家请好专家

文化院坝是否受群众欢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指导者是否有热情、才干和感召力,为了突破基层文化工作‘缺人’这一瓶颈,我们在德阳各地尝试了文化专家、文化管家和义工这三支文化队伍建设模式。”德阳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建明介绍说,选好管家,给每个文化院坝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协调;请好专家,即在当地聘请有文化专长的文艺人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专业指导和服务;用好义工,即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专家、管家和义工三支文化队伍,大大激发了文化院坝的活力。

通过试点,德阳大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聚居点文化院坝、特色文化院坝,解决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引进文化企业参与院坝建设,提高院坝的造血功能。并积极探索“公司加院坝”、“院坝有偿服务”、“文化活动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等市场支撑、多元化运作机制,为文化院坝的高效、持久运转提供财力保障。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

原标题:德阳试点建成132个文化院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