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

12.06.2017  07:40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全省各市州正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市州委书记访谈”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各地在新起点上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胡敏

  6月5日,位于北京五彩城的“小米之家”,迎来一位特殊参观者——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范锐平日程紧凑,三天北京之行,他专程会晤多位企业界人士,分享成都未来5年发展蓝图。

  成都未来怎么走?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新要求,成都将有哪些新动作?北京归来,范锐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落实:干得最主动、抓得最务实、走在最前列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先后对成都提出了“发挥五个作用”“推动五个转型升级”“抓住六大历史机遇”等一系列要求,这次省党代会上又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请问成都如何抓好落实?

  范锐平:省委历来高度重视成都发展,这次省党代会又寄予成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责任,省委王东明书记参加成都代表团讨论时要求成都不断增强“六个辐射带动力”,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成都的殷切期望,这些系列要求为治蓉兴蓉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成都而言,就是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和工作境界,自觉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定位、强担当,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努力做到干得最主动、抓得最务实、走在最前列。

  省党代会召开后,我们迅速抓学习传达、宣传宣讲和贯彻落实,重点抓了“七件大事”:一是在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效应,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转型升级、优势资源与优先产业及优秀企业、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调整、科研成果与产品开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与战略性产业发展“五个有效对接”。二是在天府新区和国际空港产业新城建设方面,着眼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和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着力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具有新理念、新体制、新经济、新形态、新生活的发展示范区。以国际化航空枢纽门户城市和城市东区的核心功能区为定位,正在抓紧制定国际空港产业新城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三是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突出制度创新和人才建设,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抢占新兴金融发展先机,着力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不断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五是在脱贫攻坚方面,既高标准推进简阳脱贫攻坚任务,又发挥成都产业、科技、人才等优势,扎实高效开展省内对口帮扶。六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强力实施“治霾十条”“治水十条”“治堵十条”“增绿十条”,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七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各级班子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全市对标管理工作,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把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引向深入,努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提升城市能级水平

  记者:我注意到,城市能级是您经常提到的一个高频词,这背后有什么考虑?成都的着力重点在哪?

  范锐平:城市能级水平体现城市价值,决定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在全省、全国、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切实构建起支撑国家战略、完成国家使命的功能体系,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增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

   关键词: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

  记者:最近,成都全市上下都在热议和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范锐平:这是我们在市党代会上确立的城市空间优化“十字方针”,与省党代会关于“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部署要求高度契合,目的是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来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主要是考虑到,城市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物质载体,影响决定着城市的功能品质和经济运行效率。我们在总体延续历届市委市政府向东向南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分向、分区确定城市的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将引领城市结构与资源禀赋相匹配,逐步构建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构建“四轮驱动”城市动力结构

  记者:您提出当前成都正处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阶段,那么下一步成都该如何加快培育和转换城市动力?

  范锐平: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动力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当前,成都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要赢得城市未来竞争制高点,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为主的“四轮驱动”城市动力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成都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全面加强创新供给能力建设;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法宝,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开放作为赢得发展的第一先机,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落实“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关键词:发展天府文化

  记者:我注意到,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发展天府文化”这一概念。前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您关于这方面的一篇文章,请您谈一谈成都怎样发展好天府文化?

  范锐平:我们认为,文化既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在市党代会报告中,我们鲜明提出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就是要扬城市之韵、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铸城市之魂。事实上,成都作为一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挖掘和发展天府文化,我们底气十足。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隆重开幕,这是我们展示天府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进一步传承好历史文化、弘扬好现代文明,真正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强化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记者: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强化首位城市“五个作用”,请问这方面成都如何体现更大担当?

  范锐平:成都作为全省首位城市,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将在强化“五个作用”中为服务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是强化带头作用,继续紧盯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和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当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表率;二是强化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与各市(州)共建共享“五中心一枢纽”,推动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向各市(州)全方位开放;三是强化引领作用,突出自贸试验区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推动开放引领、创新引领、改革引领“三管齐下”;四是强化示范作用,在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和治理转型上为全省做好示范;五是强化辐射作用,加强与各市(州)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协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进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产业跨市域布局和梯度转移,与兄弟市(州)共同做大做强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