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购物不检查”强制消费让医德蒙羞
产妇护理包、婴儿用品包,医院提供这些商品原本是为方便患者。“新华视点”记者在云南省一些三甲医院调查发现,院内小卖部垄断经营,医护人员成了促销者,医生要求患者购买指定物品,不购物不做检查。(05-18来源: 新华网)
医院本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奈何却做起了生意,钻进了钱眼,实在让人感到不耻。据记者调查,这些医院都有共同点:在科室或到指定的院内商店购买,院内、院外周围只有一家商店出售指定物品;只能用现金,价格在300多元至700多元不等。不仅如此,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成了促销员,公然要求患者购买指定物品,不购物不做检查。
“不购物不做检查”的强制消费让医德蒙羞!医护人员的要求对病患及其家属来说,不啻是一种公然要挟,正如多名家属对记者表示的一样,医生明确要求到医院小卖部购买这两个包。“价格贵,很多东西用不上。”一名家属说。另一名家属在一旁小声抱怨:“媳妇在里面躺着,要你交钱你敢不交?”遇到这样的医院,这样的医护人员,只能自认倒霉,花钱了事。
医护人员此举与抢劫何异?这不由让人想起以前多次报道的“手术台上加价”的新闻来,这二者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仅要问,医生的职业道德哪去了?“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面对患者的病痛,医护人员本该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而这些医护人员却为了能更多地分得小卖部的利润,为了钱,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抛弃了人道主义精神,置病患痛苦于不顾,还有何医德可言?
面对“不购物不做检查”的强制消费,面对不时出现的“手术台加价”,我们不得不喟叹个别医护人员医德的沦丧。同时,也不得不怀疑有关医院及其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医护人员这样做,是他们不知道,还是一种默许?
一些医疗部门只重业务能力培养,忽视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只重经济创收,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在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的今天,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行风整顿,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减少医患纠纷,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公益事业的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