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绵阳分校返京40周年报道】艰苦奋斗勇担当 自强不息绘蓝图——回望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辉煌历程

17.10.2019  04:53

绵阳北郊,涪水之滨,有一片静谧而美丽的校园,它是西南科技大学。几十年前,这里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出于保密,代号“651工程”,对外称“清华大学651分校”或“201信箱”。

196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以战备为中心“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翌年,清华大学响应号召,开始筹备建设西南分校(1969年底改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651”工程。时任高教部长兼清华校长的蒋南翔先生亲自来到绵阳,考察确定了清华分校的校址,即现在的西南科技大学校区,并带着清华大学土建系来绵的师生做了建设规划。经过多年努力,当年的建设者们把“651”建成了一所设施比较齐全、在绵阳地区远近闻名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团结协作开荒地    艰难困苦建校园

   

初到绵阳青义镇,校址场地除了少数农地外大部分是荒山野坡。清华师生们发扬艰苦奋斗、忠诚奉献的精神,白手起家,齐心协力,以无畏的勇气和极大的热忱,投身于艰苦的校园建设工程,拉开了热火朝天盖大楼的帷幕。没有校舍,土建系的师生自己搭帐篷住在青义镇,每天步行到分校规划的山头画图、设计、计算。开始建设后,清华师生们仍自己动手担土填坑,盖窑烧砖,铺路建房。几乎每天加班加点,楼前支起一口大锅,锅里的水翻滚着,同志们饿急了,就下几把面条;经常半夜组织夜战,紧急集合进行“民兵拉练”“攻占山头”;大年初一都要来回一个多小时去一公里以外的西山运石头,每天翻山越岭到三公里外的涪江边筛砂运石……就是在那样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下,一幢幢科研教学楼平地而起,一排排车间厂房从无到有。即使到了后期分校开始招生,进行正常的科研教学工作时,分校师生仍是一边专业建设一边投身基建。从1970年招生开始,每一级新生入校后,至少都要参加一次基建大会战。1971年夏,1970级学员挑灯夜战参加修建两个水泥球场;1972年,学生冒雨参加抢做109阶梯教室的基础垫层大会战;1973年,参加修建校医院的大会战;1974年,参加铺设柏油路的大会战;1975年,参加修建游泳池的大会战;1976年,参加修建大运动场的会战。同时,从1972年中起,分校的各机构也开始按教学科研后勤的需要设置。教改组负责教务、科研和生产等工作,政工组负责宣传、人事、组织、学生组和政治课,后勤组负责校医院、食堂、基建、运输车队、农副排和财务等工作。基层单位的设置,起初仍采用连队编制,设连长和指导员。到1975年改称专业,全分校共分二个教研组,七个专业,二个车间。这样,师生们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用双手与汗水使荒芜的山坡上逐渐出现了一个占地1000亩,基础设施完善,具有相当规模的清华分校。

   

呕心沥血育人才  辛勤耕耘结硕果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从1970年开始招生,老师基本上都是五十年代毕业的老清华大学毕业生,聚集了一大批我国电子科学领域的名师大家和领军人物,其中有我国著名科学家吴佑寿院士、周炳琨院士、常迵院士等。他们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教学生,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实验设备自己造,师资不够四处调。教师们积极开展走进工厂开门办学,加强实践环节,倡导“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设计。进工厂、下部队、下农村时,师生们吃住在一起,学生睡上铺,老师睡下铺。在十年艰难岁月里,分校师生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先后培养出了包括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教授在内的1417名优秀人才。他们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艰苦的环境中,清华绵阳分校的师生建成了雷达、通信、电真空、半导体、激光及电子机械六个尖端专业,以及机械和电子两个生产和实践基地;孕育了数字技术、集成电路和激光技术三大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为后来回北京后建设微电子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战略急需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川沪输气工程”国家重点项目完成的PCM-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开启了清华大学在数字微波领域研究的先河,二次雷达和目标引导雷达、固体微波器件、MOS集成电路、电真空器件、激光器等成果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五项成果在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我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许多一流的科研成果都诞生于这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成为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摇篮。

   

勇担重任建三线  积极作为促发展

   

清华分校办学期间,分校承担的科研项目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扶持了绵阳730厂、重庆716厂开创了数字通信的方向和产品。宝成铁路、成渝铁路沿线,集中了一批电子工业的企业和研究所,当时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分校通过科研合作、产品转移及人员技术培训等与它们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成为分校服务社会,建设三线的重要阵地。分校在绵阳长虹机器厂开门办学期间,参加了长虹电视最初产品的研制。半导体教研组和成都970厂以及青川、仁寿、都匀、凯里等半导体厂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电真空教研组和成都776厂、广元779厂、凯里771厂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两个生产车间研制生产的产品更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同时,车间先后为青川、绵阳、仁寿等地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培养了百余名工人和技术人员。

另外,分校与周围的农村也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在抗震救灾中,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特大地震。四川的平武、松潘相继发生了强烈地震,分校有较强的震感。由于有预报,分校震前就成立了抗震办公室,组织预报和抗震救灾工作。建立了包括激光、土地电、生物电、地磁等预报检测手段,随时发布预报,在校内搭建了10个抗震棚,为师生提供临时住处。由分校领导带领教职工和学生组成的救灾分队,分两批(每批近60人)先后携带帐篷和食品等救灾物资赴平武救灾。分校被四川省评为防震抗震先进单位。

1979年3月,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批示和教育部发文,绵阳分校返京,为利用分校校舍及部分教学资源,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落户分校原址,清华分校173名教职工转入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工作,560人(包括家属)返京,424人安排到其它单位。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结束。

(吴安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