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稳妥推进产业扶贫
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产业扶贫专项方案》指出,到2015年底,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到2020年,初步形成“跨乡联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助农增收人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15年09月29日 四川新闻网)
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必须采取更加务实有力的政策举措。然而,什么才是务实举措呢?笔者认为,付诸于实际行动,把工作抓在手上抓在点子就务实。在当下,就是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生产实现稳定脱贫。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又必须针对具体的村组、具体的农户,比如,可针对不同的村组培育诸如粮油、畜牧、茶叶、药材、果蔬、林竹、水产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户有能力经营诸如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特色业态旅游等产业项目,为扶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
毫无疑问,在当前,一些地方因产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对此,四川专门出台了《四川省产业扶贫专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产业扶贫任务举措,细化了目标、重点和要求,特别是对在产业扶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运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支持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此,我们要精准识别农村村情和群众期盼,按照“三步走”的要求,稳妥推进产业扶贫。
具体而言,第一步:到2015年底,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特色业态旅游等增收项目;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县实施1项以上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项目,形成1个特色产业;“四大片区”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第二步:到2017年,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四大片区”特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牧民增收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第三步:到2020年,初步形成“跨乡联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助农增收人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在这关键之年,全省各地必须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按照省委“六个精准”的要求和“五个一批”的部署,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扶贫攻坚行动,推动产业扶贫迈出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