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三公”经费少花7000万元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昨天召开,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作《关于北京市2013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显示,去年本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亿元,比当年预算下降15.2%,比上年决算减少0.7亿元。行政经费支出合计144.5亿元,与上年持平。市财政局副局长韩杰表示,2013年“三公”是历年来压缩力度最大、降幅最高的一年。
据悉,90家市级部门更细化的“三公”支出,将在8月中下旬集中公开。16区县的“三公”决算今年也将首次全部公开。
关键词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比预算下降15.2%
2013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亿元,比预算下降了15.2%。与上年的10.1亿元相比,减少了0.7亿元。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3亿元,比当年预算下降25%,与上年决算的1.6亿元相比,减少了0.3亿元。市级因公出国团组1009个,共4475人次,人均费用2.9万元。
公务接待费0.6亿元,比预算下降39.1%,与上年决算的0.9亿元减少了0.3亿元。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5亿元,比预算下降10.6%,比上年决算的7.6亿元减少了0.1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1.8264亿元,比预算下降8.2%;更新车辆754辆,车均购置费24.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7396亿元,比2013年预算数减少7304万元,下降11.3%;单位实有车辆19473辆,车均运行维护费2.9万元。
三公经费为何去年降幅大?
“从近年来看,本市‘三公’每年的总体执行情况都呈下降趋势。2013年应该是历年来压缩力度最大、降幅最高的一年。”市财政局副局长韩杰介绍。
韩杰表示,2013年本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里提出的勤俭节约相关要求,出台了加强行政经费规范管理的一系列文件要求,以规范各个部门公务运行的支出。应该说体现了“勤俭办事业、从严从紧”的要求。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本市也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以公开促管理。“我们要求各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时,要细化一些公开信息,比如出国经费,要细化出国考察的主要团组等,公务接待费也要明确主要的接待事项。”
韩杰表示,按照中央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本市进一步强化了因公出国(境)管理,严格审核出国团组,控制出国天数及人数,切实降低费用,使因公出国(境)费用减少。
公务接待费方面,韩杰表示,主要原因是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方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缓解本市交通拥堵,改善大气环境,切实减少公务用车不必要出行,严格控制公务用车使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进一步降低。
16区县决算今年首次全部公开
韩杰介绍,今年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部门共90个,原则上除了涉密单位都将公开。按照相关程序,90个单位将在8月中下旬集中一天统一公开。同时,今年会在市和区县在预决算信息公开上做一个联动。
今年16个区县的决算,包括“三公”,会在报请同级人大批准后做到同步公开。这也是本市区县第一次全部公开决算。
“实际上,从北京来说,是提前一年实现了区县预决算公开,中央的要求是到2015年全部公开。”韩杰介绍,由于具体各个区县提交人大审议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公开的时间安排可能会有所不同。
关键词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67亿元
今年是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公布的第二年。2013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67亿元,比去年的68.5亿元少了1.5亿元。其中,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8亿元,完成预算的134.3%。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总支出65.1亿元,完成预算的126.5%。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相抵,结转下年使用1.9亿元。
超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按规定上缴国家的税后利润增加。
关键词市级政府性基金
土地出让金等拉升基金增收255亿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069.3亿元,比去年的813.7亿元增加了255.6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9.7亿元,完成预算的189.9%。市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873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64.6亿元,完成预算的158.3%。
收入超预算主要是在土地供应量增加、企业经营情况较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市级土地出让金、地方教育附加等收入有所增加等。
支出超预算主要是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相应增加本年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市级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预算数为248.34亿元,但决算数,也就是“实际收入”达到了592.76亿元,翻了一倍以上。
对此,韩杰解释说,虽然北京目前土地收入的规模也比较大,但土地收入目前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而对于民生的投入依靠的是公共财政预算。
“土地收支执行的是收支两条线,其中约50%用于土地开发的成本性支出,政府可用收入只有40%至50%。北京的土地是比较稀缺的资源,政府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不能够将土地作为可依靠的收入来源。
此前有消息称,很多省市土地收入占整体财政收入比重较高。韩杰介绍说,通过对2013年的测算,北京土地收入可用预算占到政府“三本预算”(指政府性基金、公共财政预算、国资预算)整体的8%。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北京财政收入没有过分依赖土地收入。
关键词市级公共财政预算
公共财政预算民生投入占8成
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069.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1.2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市级公共财政总支出3029.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8.4亿元,包括市对区县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完成预算的102.7%。
决算报告显示,市级公共财政预算中,民生投入占比近8成。其中,教育投入最多,达318.5亿元;投入196.8亿元,支持32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投入交通、水、热、电、气等各项惠民补贴资金277.9亿元等。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27.9亿元;平原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等投入57.6亿元。
人员工资等将研究公开
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在决算报告中,有关会议费、培训费等并没有单独公开。
对此,韩杰表示,上述这些费用是按照经济分类科目分类的,但目前的预决算公开都是按照功能科目列支的。
按照中央部署,下一步,会研究按照经济分类科目公开决算的执行情况。届时,包括会议费、培训费、人员工资等都会有详细的呈现。“现在主要呈现的是整体的执行情况,下一步会继续研究。”
预决算数额差异将逐步缩小
每年的决算公开后,都会与当年预算有所差异。对此,韩杰表示,造成决算和预算差异原因很多。比如,预决算口径不太一致,预算是当年年度预算安排,决算则会包含上年度结余结转的一些资金。“当然也存在各个部门预算不够细化,执行过程中再追加的情况。”韩杰说,下一步会研究怎么把结余结转资金在年初批复预算时通过一定形式列入预算,逐步消化、缩小预决算差异。
本版撰文晨报记者邹乐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