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做活“山水”文章 激活生态产业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6日电 (陈本强 卿召玲 白钦文)作为达州北向开放桥头堡和北向出川、通达渝陕的重要门户城市,近年来,万源市积极抢抓“双城圈”建设、“示范区”创建以及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增强城乡发展动能,依托富硒茶产业等生态资源优势,做活“山水”文章,激活生态产业,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在城乡发展变迁中迸发出强大活力。
游客体验采茶。万源市融媒体中心供图万源市固军镇三清庙村作为万源市茶叶示范基地,接连成片的茶叶基地郁郁葱葱,而茶叶不同的采摘方式既为当地茶农带来不同的增收模式,也给当地群众铺就出一条增收致富路。以茶叶作为主导产业,三清庙村现已种植茶叶8000亩,同时将茶园发展成观光基地,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学习茶叶知识,增加了采茶、制茶体验感,构建起完整的茶旅融合产业链。
围绕小茶叶,做活大文章。万源市积极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目前,万源市茶叶种植总面积已达到24.7445万亩,干茶产量6590吨,产值15.97亿元。万源市也积极借助自身茶叶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高起点谋划、内涵式发展、全产业链对接,通过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成功地创建“四川十大最美茶乡”“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四川茶业十强县”。
万源市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新目标,构建旅游产业发展集群新模式。这段时间,万源市八台山风景区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拍照打卡,景区在独秀峰、日出云海等自然景观基础上,在第六台和第七台间新建了长达3公里的彩虹步道,进一步丰富了景区业态,增加了游客游玩的体验感。
以茶为媒,万源市深入实施“旅游+”“景区+”“康养+”战略,加快推进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等龙头景区串点成线建设,强化服务配套、丰富旅游载体、锻造完整链条,加快建设“川渝陕生态文旅名城”。5年间,万源市建成建成3条茶旅融合环线,国家4A级景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14个、旅游扶贫示范村5个,游客接待人次增长3.5倍,旅游综合收入增长4.4倍,旅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据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总规划师王大江介绍,“十四五”期间,万源市将重点建设“3”大核心引领景区;围绕“5”个文旅圈抱团发展;打造“6”个文旅特色集聚区,提升“N”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实现游客接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初步建成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从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到茶旅融合构建新发展格局,近年来,万源市乡村面貌发生巨变,百姓生活向善向美。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万源市城市变迁也取得喜人成绩,市民更宜居,生活更满足。位于河西的茶文化公园就是城市建设的标志之一,通过茶元素的充分融合与健康步道等的结合,也成为不少万源市民茶余饭后进行户外活动的必选之地,让市民推门看得见绿,出门就闻得到茶香的美好生活也正在逐步实现。
以城市集群建设作为融合发展的中枢支撑,万源市深入开展城市品质全面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川东北生态宜居优城”为奋斗目标,聚焦主城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动发展动能,着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谈及万源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万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副局长戴韦兴奋地提到,万源以城市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以公园城市建设为载体,以城市品质楼盘及综合体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实施了东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火车站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铁路沿线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城市项目建设及民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力提升。
生在最美茶乡的胡运海,靠着8000亩富硒生态茶园,发展富硒茶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1000多万元。而在万源全市,向胡运海一样靠山吃山的生态企业就有1800余家,涵盖旅游、农业、中药材、绿色能源等多个行业,惠及当地群众30余万人。(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