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万源一位88岁老人每天行走10里上山看亡妻
成都商报记者
陈东 王超
实习记者 周子铭
摄影记者 王勤
前些年,达州万源城区常有两位老人手牵手在街上行走。一天,老头走在前面,老太婆走在后面牵着他的衣角,由于人多将他们冲开了,但老太婆咋都不放手,老头子的衣服被拉扯得很长。他自己也乐了:“我们这叫藕断丝不断。”从此以后,“藕断丝不断”在万源城广为流传。
今年1月,这位老太婆去世埋在了后山上。至今的10个月里,88岁的老伴蒋腾志几乎每天都会往返10里上山,他不仅给亡妻送饭,还对坟聊天,甚至在坟前唱歌跳舞。
他们的故事,被当地人称为万源版“人鬼情未了”。
有一种爱,叫“你辛苦了一辈子,我该陪你”
有一种情,“我活50年,敬你50年;我活百年,敬你百年;再活好久,我都敬你;要是我哪天死了,我就不得来看你了,我就来陪你。”
现场
连续10个月
每天走10里上山看亡妻
11月18日,川东山城———万源。
上午10点06分,在街上穿行了四五百米后,88岁的蒋腾志来到后山脚下。这天他带着黑色的尼子鸭舌帽,身材瘦弱,左手提着一枝丫白色菊花,右手提着一个红色布袋。
“他提的啥子?好像是菊花。”“就是这个老头,每天都要上山,他老婆就埋在山上。”人们在他的背影议论纷纷。
在后山脚下的东城社区,成都商报记者在1周内走访了31人。他们都证实,从今年1月开始,蒋腾志几乎每天都会从这里上山。住户陈世说,“刚开始看他上山,还以为只是他暂时放不下老伴,哪晓得他天天都到山上去。”摩的司机黄世勇说,“蒋腾志一般走路上山,要是带的东西多,就花5块钱,坐他的摩托车上山。”
虽年近九旬,但蒋腾志爬起山来,手脚还是很利索。坡太陡,他会走“Z”字形。有时他会弯下腰,折路边的柏树枝。20分钟后,来到住户较少的山腰,视线也开阔了起来,远处的山坡上遍地是坟墓。蒋腾志朝那边望了望,然后喝了口水:“老妹儿,我马上就来了。”顺势望去,蒋腾志亡妻的坟墓在荒凉的山坡上格外醒目,因为只有那儿搭建了红色的棚子。
11点08分,喘着粗气的蒋腾志到达了山顶集中居住的天马山社区,这里离坟墓只有三四百米———蒋腾志在这里更是家喻户晓。退休的生产队长张国志说,墓地是他卖给蒋腾志的,因为这层关系他们几乎每天都会聊天。自从亡妻朱天谷今年1月入土后,他每天上午都要“带饭上来喂老伴吃”,除了雨特别大,几乎从不间断。
向亡妻送饭
坟前跳舞,并与坟墓“聊天”
坟头前方是一块水泥地,用凳子搭建了供桌。蒋腾志打开一个口袋,依次拿出茶水、两个梨子、一盒糕点。
“老妹儿,喝茶咯!”蒋腾志拧开装在塑料瓶子里的茶水,自己喝了一口,又向供桌上的茶杯倒了一些。从袋子里拿出饭盒,铁饭盒装着已没有热气的米饭以及烧腊,蒋腾志将饭盒的食物全部倒入空碗,并说道:“这是四女儿昨天买的猪蹄,你尝尝看。”把饭菜像模像样摆好后,蒋腾志开始和亡妻聊起天来。
期间,几名路人驻足观望,并未理会,不知是视而不见,还是不置可否。
“老妹儿啊,我心里难过。你做活路辛苦,带娃娃辛苦。死了呢?空空如也,只见你一个墓。原谅我在你去的时候,没有把你救活回来,都怪你不吃不喝,没有保护好自己。(记者注:蒋妻在去世前曾多日未进食)”讲到这里,蒋腾志的声音有些哽咽,停顿片刻后,声音缓和了下来。
情到深处,蒋腾志开始挥舞右手:“我活50年,敬你50年;我活百年,敬你百年;再活好久,我都敬你;要是我哪天死了,我就不得来看你了,我就来陪你。”
蒋腾志哭了起来,一旁的张国志也不停抹着眼泪:唉,看不下去了……
“老妹,我给你跳白毛女舞。”一分钟后,他开始旋转,垫着脚尖,一脚深一脚浅,时而顺时针旋转,时而又逆时针,表情极为认真。
跳累了,蒋腾志又唱起了歌。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老妹儿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调子很准,而老头子的声音很浑厚,尾音颤抖。放眼望出去,又见那远处连绵的大巴山脉。
歌声在山谷里回荡。
故事
辛苦一辈子,结婚照是两人唯一合影
老伴去世后的10个多月来,88岁的蒋腾志每天来回10里路上山陪伴坟墓,如此痴情的背后,又拥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成都商报4名记者先后陪伴了他一个星期,从他的只言片语和大量外围采访中,尽力还原他们的爱情故事。
生前
牵手逛街
成万源城区一道风景
万源城区不大,说起蒋老头很多人都知晓。在老伴去世的前几年里,老两口经常会手牵手在城区里逛耍,这曾是万源城的一道风景。
在城里卖菜的杨仲诚说,有一次蒋老头走在前面,老太婆走在后面牵着他的衣角。路上人多,把两口子冲开了,但是老太婆咋都不放手,老头子的衣服被拉扯得很长。看着这样有些滑稽的场景,有人冲他们笑:“嘿,蒋老头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感情还这么好嗦?”蒋老头自己也乐了:“我们这叫藕断丝不断。”从此以后,扯衣服的画面和“藕断丝不断”,在万源城广为流传。
成都商报记者在腾讯微博上,搜到了网名为“水”的网友于2013年11月16日发布的一条微博:“牵手”,地点为万源。配图是一个瘦弱的大爷,牵着一个拄拐的老婆婆艰难前行。虚弱的婆婆举步维艰,而牵她的大爷嘴角上扬,握手有力。网友“莉姐”在微博下评论:“这才叫幸福。”经成都商报记者向蒋腾志的4女儿蒋芳萍及多位邻居确认,照片上的老两口正是蒋腾志夫妇。
“做邻居10多年了,没听过他们吵过架。”成都商报记者也多次问蒋腾志,他都回答得斩钉截铁:“我们这辈子绝对没吵过架!”蒋腾志说:“我的脾气……是不好,但老妹儿让得我!”
初遇
相识于河边
结婚照是两人唯一合影
1952年,26岁的蒋腾志在万源市河口镇当税务稽侦员,16岁的朱天谷在镇上的自家面馆帮忙,还顺带帮人洗衣服。经人介绍,两人相识并结婚。
11月18日,在亡妻坟前,蒋腾志如此描述两人初见:当时她和几名少女在河边洗衣服,但第一眼就看到了她,像仙女。两人唯一的合影是1953年的结婚照。照片上的朱天谷穿着土布衣服,皮肤白皙,两条辫子搭在肩膀上,脸略微婴儿肥。
相识不久,蒋腾志的工作便开始四处调动,他曾给朱天谷写信:距离这么远,这段缘分是否还要继续,要不要算了?很快,不识字的朱天谷托人代笔回信:不得行,这个事情不可能改变。
新婚初期,两人过了7年的分居生活。他每次回河口镇上交收取的税款时,两人可以见一面。刚结婚时一个夏天,他从外面回家时没见着她,由于疲惫便趴桌上睡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还趴在桌上,只是背上多了一件衣服。原来妻子头晚忙完回家后,看见他趴在桌子上睡觉,本想叫他去床上睡但又不好意思,一个人跑床上睡了,又怕他着凉,所以为他搭了件衣服。
回忆
最困难时未曾离弃
不管生死,我都陪她
1959年,33岁。蒋腾志遭遇人生最艰难时光。
那年他突发重病,又恰逢工作单位合并整顿,被调回老家治疗。(万源市国税局退休职工管理支部的张姓负责人称,1959年蒋腾志被退职后,直到1986年,他才被作为退职人员对待,每个月领取退职费。)
当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缺乏粮食,靠在山上挖食蕨根度日。自己生病又丢了工作,而妻子才23岁,独自抚养2个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他当时听到了很多风声,妻子的娘家人劝她离婚改嫁,小两口本就两地分居缺乏沟通,这俨然是他们整个婚姻中遇到的最大考验。
1962年7月,蒋腾志专门下山找到妻子:“我们分开这么久,现在我又这个样子,还能在一起么?”“你身体不好,就下来带两个娃儿,我来挣钱。”50多年后,蒋腾志清晰地模仿妻子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后,眼泪喷涌而出:“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她都没有放弃我,所以不管她生死,我都要陪她。”
承诺
妻子今年1月病逝
下葬七天后便每天上山陪她
经历妻子的不离不弃后,两人很快结束分居,开始真正的家庭生活。这一年是1963年,蒋腾志37岁,妻子27岁。
每天凌晨3点,朱天谷就起床到供销社磨豆腐。忙完后差不多早上7点,她又匆忙赶回家,为几个孩子做早饭。饭后便又赶回合作社,她的工作是切菜、和面、炒菜等。由于蒋腾志白天要去生产队记工分,几个还没上学的孩子,就由朱天谷一边工作一边照管。傍晚,她带着孩子回家后,继续忙碌着张罗晚饭。
在总结老两口的中年时,蒋腾志老泪纵横地说:“老妹儿太辛苦了,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婚前,作为长女要照顾两个妹妹;婚后,7年分居,又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更是起早摸黑相夫教子,任劳任怨;到了晚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生前最后几年,蒋腾志对老伴形影不离,他们手牵手逛街的画面,被整个万源城记住。3年前的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手牵手走在大街上。已经病重的朱天谷突然说:“你这辈子就该陪我。”蒋腾志回答道:“你辛苦了一辈子,是该陪你”。今年的1月6日下午,朱天谷病逝。从妻子下葬后的第七天开始,蒋腾志便几乎每天上山,到墓地去陪伴,直到现在。
对话
“她辛苦了一辈子,
是该陪她”
成都商报:为啥每天都要上山到老伴的坟前去?
蒋腾志:3年前,我牵着她在万源城里逛路,她突然说“你这辈子该陪我”,我说,“你辛苦了一辈子,是该陪你”。生前该陪,现在她走了,我还是该陪她。
成都商报:你有7个子女,天天上山看亡妻,你和子女的关系怎么样?
蒋腾志:儿女对我很孝顺,除了在老伴墓地这件事上他们不支持。(低头揉眼睛)但我没妥协,也没变更。
成都商报:你每天会带饭上来,你知道的,她已经去世了……
蒋腾志:我晓得老妹已经去世了,但我还是要把她当活人来敬。
成都商报:你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
蒋腾志:我活50年,敬她50年;我活百年,敬她百年;再活好久,我都要敬她;要是我哪天死了,我就不得来看她了,我就去陪她了。
看法
A 周围人说:
每天看亡妻,未曾间断
住户陈世说:“刚开始看他上山,以为只是他暂时放不下老伴,哪晓得他天天都要到山上去。”
摩的司机黄世勇说:“蒋腾志一般走路上山,要是带的东西多就花5块钱,坐他的摩托车上山。”
退休的生产队长张国志说:“自从亡妻朱天谷今年1月入土后,他每天上午都要‘带饭上来喂老伴吃’,除了下特别大的雨,几乎从不间断。”
B 子女们说:
父亲或没从悲痛中走出来
蒋腾志现有7个子女,分布在万源、重庆、成都、广州、厦门等地。
“爸爸的举动,作为儿女,最开始确实不赞成。我妈妈确实命比较苦,但有我爸爸这样一位丈夫,也是妈妈的福气。”四女儿蒋芳萍坦言,最初对父亲拿出积蓄在母亲的墓地上搭建小屋的行为并不支持,但母亲去世后,父亲身体不但没有跨,反而在每天上山的过程中也得到锻炼,她虽然不支持,但慢慢也变成了理解。
大儿子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父亲现在这样,可能是没有从母亲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
那些凄美的爱情故事
“天梯爱情”
汶川“背妻男”
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凄美的爱情故事,总是给人揪心的一扯,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弦。
“5·12”汶川地震,男子吴加芳因为背亡妻回家,这一举动曾被广大网友称为“最有情意的丈夫”,是一个中国农民对爱情最真挚的诠释。
58年前,重庆江津区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为躲避闲言碎语,两人携手私奔到深山,相守几十年。为了让她出行安全,刘国江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终于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记者手记
“女主内”
在婚姻中的价值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大约在两个月前,我一个朋友去参加他朋友的“离婚晚宴”。戏剧的是,一桌10来个朋友竟然只有我朋友没有离婚。大家都开玩笑问他好久离婚,这反而让他觉得自己是另类了。
民政部发布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13年全国350万对夫妻办理离婚。蒋老头的故事,似乎与这些冰冷的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他为啥这么痴情?我们采访了一个星期也没有挖到惊天动地的故事,老头子说得最多的是“她为这个家庭操劳了太多”。不论是在供销社当厨子还是自己开面馆,朱天谷每天都是起早摸黑。而7个子女的起居饮食,也基本是她一个人在照料。
我在汶川地震中,写了一篇稿子叫“给妻子最后的尊严”。“背妻男”吴加芳后向我罗列亡妻所有的好,基本上也都是妻子为家庭的各种付出。
长期以来,中国家庭的分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外”创造的价值很容易量化,比如丈夫一个月挣3000块钱,这容易看得见。但是妻子又主要做了什么呢?更多的是带娃、洗衣、做饭……不能“量化”且繁琐的主内工作,要么被忽视,要么被男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由此产生的误会,自然导致了大量的家庭矛盾。蒋老头的伟大之处,应是量化了“女主内”在婚姻中的价值。那就是无价。(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