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村民集资28万建村小 校舍空置9年成养鸡场

04.12.2013  09:59

教室变成养鸡场。

南充市仪陇县三蛟镇巴山村,村民1997年集资28万元修建起崭新的村小校舍,却没有生源前来上学,校舍空置9年后无奈用来养鸡。记者经过走访调查后发现,村小因每年招生生源不够,学校无奈,只能相继停课。

鸡场老板 废弃可惜学校租来搞养殖

昨日,记者在南充市仪陇县三蛟镇巴山村看到,外表宛然如新的巴山村小校舍里没有传来朗朗读书声,却不时有“咯咯”鸡鸣声。走进学校一看,鸡群散落院坝,水泥地面因过往车辆的碾压早已开了裂。

附近村民告诉记者,巴山村村小的校舍是1997年全国普及9年义务教育时全村村民集资修建的。在村小刚修建好的头几年生源很好,有幼儿班和一到三年级4个班,每年都有上百名学生前来上学。随着发展,村上的很多人都把小孩送往镇上上学,村小渐渐就没有了生源,几个年级相继停课,2002年,连幼儿班都开不下去了。

校舍空置差不多已经有10年了,没人管理,我看到快成危房了,感觉很可惜,就把学校租来搞养殖。”养殖场老板蹇继林告诉记者,接手时,校舍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之后自己还花了近万元钱对校舍维修。

学生家长 镇上太远希望村小重开课

我现在真希望村小能够重新开办起来,现在小孩在镇上读书给家里带来的负担太重了。”一位刘姓村民告诉记者,小孩在镇上读书的消费要比在村里大很多,同时镇上小学毕竟离村太远,大家都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上下学,基本都是在镇上租的房子专门带小孩。“为了带小孩,现在把我们反而困在镇上了,不能出去赚钱养家反而还要多用很多钱。

现状 生源不足重新开课不现实

巴山村小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一些,不是不想开课,实在是学生生源不够,根本就凑不够一个班的学生。”三蛟镇副镇长王鲲鹏介绍,每学期开学时,政府都会专门组织人手进行调查,但一个村里每年最多只有几个适龄学生上学。三蛟镇一共有12个村小,所有都已停止授课,这都是因为学生生源减少造成的。“比如说巴山村,根据我们前段时间的统计,现户口人数8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一点,每年只有几个适龄儿童就学,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村小重新开课既不现实,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罗老师在巴山村小修建新校舍时就在村小教书,对巴山村小的变迁十分了解。他认为如今,因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所导致的乡镇村小合并、倒闭继而逐渐走向衰落的现象早已不足为奇。在他看来,生源的流失似乎是导致村小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吴家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陈俊君 摄影报道)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